原电池
+ 2e = H2 ↑ ( 还原反应 ) 阴离子向负极迁移 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电子: 离子: 电极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Zn失去了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 H+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产生了氢气,硫酸根向负极移动,从而形成了电子、离子的定向移动。 即 实现了化学
Zn(OH)2 拓展创新 银锌电池 Ⅲ. 高能电池 (银锌电池、锂电池 ) 电极 : Pt制作的惰性电极 电解质溶液 : KOH溶液 负极 : 2H2 4e + 4OH = 4H2O 正极 : O2 + 2H2O + 4e = 4OH 总反应 : 2H2+ O2= 2H2O 拓展创新 氢氧燃料电池 若为酸性介质,试写出电极反应式。 思考 : 负极: 2H2 4e = 4H+ 正极 : O2+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 方式 (可多选 )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3 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戒选择) 切入课程主题 学生明白这个课程是学习什么内容的 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视频 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总反应: 2NaCl+ 2H2O=2NaOH+ H2↑ + Cl2↑ 把精制的饱和食盐水加入阳极室;纯水(含有少量的 NaOH)加入阴极室。 通电时 ,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 H2, Na+ 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 , OH- 不能通过离子膜 ,导出的阴极液体中含有 NaOH; Cl- 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 Cl2, 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阳极导出 ,可用于重新配制食盐水。 2. 电镀法精炼铜
+ Zn(OH)2 拓展创新 银锌电池 Ⅲ. 高能电池 (银锌电池、锂电池 ) 电极 : Pt制作的惰性电极 电解质溶液 : KOH溶液 负极 : 2H2 4e + 4OH = 4H2O 正极 : O2 + 2H2O + 4e = 4OH 总反应 : 2H2+ O2= 2H2O 拓展创新 氢氧燃料电池 若为酸性介质,试写出电极反应式。 思考 : 负极: 2H2 4e = 4H+ 正极 : O2+
(1)先确定正负极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 O2+4e+4H+=2H2O O2+2H2O + 4e = 4OH 拓展加深: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例题 :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无污染的优点。 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总反应都可以表示为 2H2+O2=2H2O,碱式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PbSO4+2H2O 放电 充电 镍镉充电电池: 它是一种体积少,具有残留性记忆的充电电池,可重复使用 500次以上。 它以 Cd为负极, NiO(OH)为正极, KOH为电解液。 广泛用于收录机、无线对 讲机、电子闪光灯、电动剃须刀等,但有毒。 镍氢充电电池 :无污染 锂离子电池 : 它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现已成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摄像机等低功耗电器的主流。 燃料电池的 特点
用 ” 说课稿 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学法指导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 说课稿 情景创设 探索交流 反馈巩固 探练拓展 优化小结 多媒体展示小故事“
(∨ ) ⑤ (∨ ) 2H++2e= H2↑ 负极: 总反应: 正极: Zn- 2e= Zn2+ Zn+2H+= Zn2++H2↑ 正极: 负极: 总反应: Fe- 2e= Fe2+ Cu2++2e = Cu Fe+Cu2+= Fe2++Cu Fe+CuSO4= Cu+FeSO4 练习 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 内电路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及电极反应。 【
, 而 B极上有气体放出 , 则说明在原电池工作过程中 , A被氧化成阳离子而失去电子作负极 , B作正极 , 则可以断定金属 A的金属活动性比 B的强。 • 2.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由于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且有电流产生 , 因而反应速率加快。 • 如 Zn与稀 H2SO4反应制氢气时 , 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CuSO4溶液 , 形成 Cu—Zn原电池 , 加快反应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