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
13 一季度 医院感染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 地 点: 主 讲 人: 参 加 者: 培训内容: 14 1 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 记录 得分 扣分 存在问题 : 院感科(签名) 日期 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 15 科主任。 护士长: 2 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 记录 得分 扣分 存在问题 :
,态度和蔼、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六)在检查治疗和处置中要耐心、细致。 进行有关检查治疗时如换药、洗胃、灌肠、导尿等,用 屛 风挡蔽或到治疗室处置。 (七)保守医密,在病人面前不进行病例分析讨论,避免恶性刺激。 (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定期和终末消毒,对病人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和 避免患者院内感染。 (九)为教学工作的需要,进行现场示教时,不允许泄露患者的隐私。
,控制探视人数,探视者,陪护应洗手后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禁止探视。 妇产科各类物品清洗消毒法 .钳子 .镊子 .弯盘用后,浸入 1:500 的 84 消毒液内浸泡 30分钟后取出,用肥皂水清洗擦干后高压消毒。 :胃管等用 1:500 的 84 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取出用肥皂清洗擦净后再煮沸消毒,分开放置 晾干 备用。 1:500 84 消毒液浸泡 10分钟,清水洗净放入
周围 1. 5m 一2m,每次照射时间应 1h。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5. 1接触未破损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随时保持清洁,有污染时用洗涤剂和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用有效氯为 500mg/ L浸泡 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13 5. 2听诊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5. 3 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有效氯为 1 000mg/
为传播途径的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 初步对感染者、可疑感染者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 根据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调查结果,最终确定隔离人群(包括确诊感染患者、与之密切接触者、可能携带病原者)及无需隔离人群(包括确诊非 感染患者、无密切接触病原者、非病原携带者) 分析调査结果,写出调査报告,尽快制定针对性的隔离、治疗措施 立即启动“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按要求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8 大肠埃希菌 23 肺炎链球菌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铜绿假单胞菌 10 沙门氏菌 7 产单核李斯特氏菌 6 B群无乳链球菌 5 其他肠杆菌科菌 14 其他链球菌 5 不动杆菌属 3 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2 鲍特菌 1 其他 10 ——————————————————————————————————— 合计 646 2020北京医院感染管理学习班Company Logo
一次性材料的使用情况; 下面由质控员汇报下发现的问题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科室的紫外线灯管没有每两周一次的擦拭记录,均未进行半年一次的消毒效果监测。 科室工作人员卫生手洗手方法均未熟练掌握。 科室对无菌容器(主要是酒精、碘酒瓶)未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科室对氧气湿化瓶、止血带、体温计、压舌板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消毒。 10 科室工作人员对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如 84 消毒液)没有熟练掌握
分 提问回答不全酌情 ~1 分 (六) 感染 病例管理 10 分 ,专人(监控医师)负责 24小时内报院感科,爆发病例及时报告, ≤ 10 %(依专业特点酌调) ≤ 10% > 50% 10 分 每项次不合格楼1 分 (七) 消毒 效果检测 10 分 各项检测达标: 1. 空气检测 2. 物体表面检测 3. 医务人员手检测 4. 使用中消毒剂检测 5.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年 2次 10 分
22 六月份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记录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人: 项目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室整改措施 科室整改评价 院感办评价 23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住院号 姓 名 入院诊断 感染 日期 感染诊断 感染 部位 病原体 是否 报告 本科室感染率: 本月出院病人 感染病人 感染率 24 月份医院感染病例讨论记录 时 间: 地 点 : 主 持 人 : 记 录 者: 参加人员:
16 七月 份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记录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人: 项目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室整改措施 科室整改评价 院感办评价 17 八月份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记录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人: 项目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室整改措施 科室整改评价 院感办评价 18 九月份科室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自查记录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人: 项目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