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
1、课标版 物理 第 3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 ,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但 粒 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 粒子的偏转超过了 90,有的甚至被撞 了回来。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原子全部的 和几乎全部 都集中在核里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教材研读 少数 极少数 正电荷 质量 自测 1 (辨析题 )
p、 d、 f、 g能级 …… 能层 K L M N O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 最多 电子 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能级 学与问 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不同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间存在什么关系。 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子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 ,电量相等 . 结论一 : 电性关系: 核电荷数 (Z)=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中性原子 核电荷数 (Z)=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那么阴阳离子又具有怎样的电性关系 ? 思考 结论一 : 电性关系: 中性原子:核电荷数 (Z)=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s22s12p1 1s22s22p2 1s12s1 1s22s22p63s23p5 BD S Fe Sc V Se Ga Br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Al 1s22s22p63s23p1 B O2 1s22s22p6 C Na+ 1s22s22p6 D Si 1s22s22p2 D 思考与交流 • 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 【 Ne】3s1。
有什么规律。 最外层电子排布从 1个电子 (ns1)到 8个电子 (ns2np6)呈周期性变化 .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一 )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1)结合周期表 ,我们会发现 ,每一周期的第一种元素 (除第一周期外 )是 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______,每一周期的最后一种元素都是 ___________ ,
、汞的吸收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练习 1.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 s、 p、 d、 f的顺序分别为 7 B. 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 s能级开始至 f能级结束 C.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 n1 D. 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2n2 练习 2. 下列图象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A B C D 练习 3.
“原子轨道” a. s电子的原子轨道(电子云)形状 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球体,只有一个伸展方向 原子轨道 2. p电子云 /原子轨道的形状是纺锤形(或称为哑铃形),其伸展方向是互向垂直的三个方向( Px、 Py、 Pz)。 P电子原子轨道半径同样随着 n增大而增大 科学探究 观察图 114,这些图称为 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 1.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 容纳 几个电子。 2.当电子排在同一个能级内时
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有什么规律。 最外层电子排布从 1个电子 (ns1)到 8个电子 (ns2np6)呈周期性变化 .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一 )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1)结合周期表 ,我们会发现 ,每一周期的第一种元素 (除第一周期外 )是 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______,每一周期的最后一种元素都是
电子数不超过 32个 [规律 ]: 例 有以下五种微粒结构示意图: 其中表示 原子 的是 ______,表示 阳离子的是 ______,表示 阴离子 的是 ______ 属于 同一种元素 的是 ______。 (填标号 ) Ne Na+ F Na S2 核电荷数为 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少于 4个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多于 4个
质子( +) 中子(不带电) 电性: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一个质子 10— 27 千克 一个中子 10— 27 千克 一个电子 10— 31 千克 相对质量 1/1836 质量数( A) = 质子数( Z) + 中子数( N) 电性: 质量: 质子数 = 核电核数 = 核外电子数 Na为何比较容易失去 一个电子。 而 Mg又为何比较容易失去 二个电子。 卢瑟福认为 : 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