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
麦 莎士比亚的悲剧最为著名。 当时,封建贵族的特权 腐败和没落,新兴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凶狠残忍和卑鄙阴谋,在许多方面充分表现出来。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莎士比亚通过悲剧的主角 —— 时代的牺牲者,向反动的、残酷的统治者提出有力的控诉,暴露社会的黑暗、道德的堕落,说明正直、善良的人在这种社会里无法生活下去。 莎士比亚在他的一系列悲剧作品中,着意描写有伟大思想和坚强意志的人
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课本的阅读。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本,让学生自己在 课本中找有用信息,把握重点。 二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 1)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抓住重点知识的能力。 ( 2)通过“组织讨论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 3) 指导学生运用全面辩证的方法认识 历史事件 ,坚持“论从史出”
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 人文精神。 ②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设想一下西 欧人开辟新航路遇到的艰险,让学生在想像中体验新航路开辟的艰险和先行者的勇敢与智慧,增强 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③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④指 导学生解答“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中国对西欧开辟新航路是否做出过贡献
波战争的经过 教师引导 学生回忆有关希腊的历史,补充材料介绍波斯帝国。 在地图上分别找到希腊和波斯。 在此基础上,学生看希波战争的经过。 由学生介绍马拉松的赛跑由来。 2.雅典强盛促进了希腊繁荣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大小字,认识雅典强盛促进了希腊繁荣。 在地图上找到马其顿王国,说明当希腊衰落的时候,在其北部兴起了马其顿王国。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亚历山大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学生
渡江战役发生在 1949 年 4 月 23日 ★ 基本情况: 1949 年 4 月 21 日, 毛泽东和朱德 发布了向全国进攻的命 令; 1949 年 4 月23 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 东起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 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 记 P102 解放军渡江战役 示意图 ★ 渡江战役的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的特权、改科举、废八股、裁汰旧军等对封建旧势力冲击最大。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是如何破坏变法,打击维新派的。 ① 阻挠和破坏变法诏令的贯彻和执行。 ② 慈禧免去翁同龢的职务,任 命荣禄统率北洋军队。 ③ 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 在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果怎样。 答:说明了维新派力量小
人的生产方式 课堂检测 14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在 开始。 A 意大利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进步的变革 —— 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 、罗马文化的复兴 运动 ,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重大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 启示: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取得的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 心 四、课后问题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答: 抗战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
洞 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的结局: 破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 标志: 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 根本原因: 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开启了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三、课堂小结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发展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918 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的 作用(意义):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