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
( 1) 生产过程分析的 定义 ( 2) 生产过程分析的内容 ① 分工序分析 以产品为对象;了解各工序的作用和相互的关系;发现不必要的工序。 ②工艺流程分析 以零部件为对象;了解原材料、在制品的运输方向和路径;发现多余 的搬运。 ③流程分析 以厂房和设备布置为对象;了解研究对象在车间、设备间的流转情况以及分 散在厂区内的厂房、设备和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合理的厂房和设备布置。 ④操作分析
(3)改进产品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 (二 )新产品开发面临的压力 ,新产品开发面临着 费用高 、 风险大 、 成功率低 、 回报下降 等压力。 :无潜在需求、新产品与当前需求不匹配、营销不利。 :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 发的关键 :找到需求 ,用技术实现需求 . :技术与市场匹配 . 3000原始想法 300提议 125小项目 9项开发 4项重大 1成功 1 2 3
间: 结点最早开始时间和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三)活动时间: 各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 各项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 (四)时差 (五)线路时间 第九章 项目计划管理 (一)确定活动的作业时间 作业时间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完成一项活 动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日、周、小时或月。 估计的方法 1。 单一时间估计法 对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仅确定一个时间值,估计时,应以
500 44900 毛 坯 库 14 半成品外销量 500 6100 15 半成品定额 20xx 10000 16 期初预计结存量 3000 10000 毛 坯 车 间 17 出产量 ( 13+14+1516) 11000 51000 18 废 品 800 19 在制品定额 400 2500 20 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300 1500 21 投入量 ( 17+18+1920) 11900
床组共有车床 15台,两班制,每班 8小时,设备停修率 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每周按六天工作计算)。 第七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能力 产品名称 计划产量 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各产品占产量总数的比重 单位假定产品台时定额 假定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① ② ③ ④ = ② ③ ⑤ ⑥ A B C D 100 80 150 170 200 250 100 50 20 16
N JIAOTONG UNIVERSITY 管理学院 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 ( 顾客参与的程度 ) 通用型 专用型 服务过程规范 顾客介入较高 服务系统有前 、 后台分 前后台难区分 按 航空 、 运输 、 金融 、 旅游 医院 、 修理业 、 运 技术密集 、 娱乐 、 邮电通讯 、 广播 技术服务业 作 注重设施投入 电视 系 控制服务交货速度 统 特 性 人员密集 零售 、 批发 、 学校
试制车间是单件成批生产。 2。 成批生产的企业 :装配车间是成批或大批生产; 机加工车间和毛坯车间是成批生产。 3。 单件生产的企业 :基本车间均为单件生产。 三、生产运作过程的组织 (一)合理组织生产运作过程的要求 (参考 P22) 产品和它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各环节上的运动始终处于连续的 状态,不出现或少出现不必要的中断、停顿或等待的现象。 时间 \空间 ( 1) 优点: 缩短生产周期
3 13 14 12 11 4 4 15 13 9 南大商学院 杨东涛 @著作权属杨东涛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 19 项目管理 南大商学院 杨东涛 @著作权属杨东涛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 20 项目分析 南大商学院 杨东涛 @著作权属杨东涛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 21 EG公司 服装加工厂 供应商 EG公司 客户 (面辅料) 南大商学院 杨东涛 @著作权属杨东涛
情况。 第二,客户接触程度低的系统往往要求员工具备某些技能,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规范和平稳运行;客户接触程度高的系统往往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客户接触程度高低不同的两种系统特点比较: 第三,客户接触程度高的系统必须对客户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因此系统设计要考虑能适应需求高峰的情形;客户接触程度低的系统往往满足的是客户的一般性需要,因此能更加有效的按计划平稳的开展工作。
费和加工费 生产管理费 缺货损失费 与库存有关的费用(续) 库存总费用 年维持库存费 (Holding cost): CH 年补充订货费 (Reorder cost): CR 年购买费 (加工费 )(Purchasing cost): CP 年缺货损失费 (Shortage cost): CS 总费用: CT = CH + CR + CP + CS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假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