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
1、着小麦品种的大量调运,麦田生物种群不断发生变化,尤其麦田除草剂的长期单一施用,造成杂草群落演替较快,原来没有的或次要的杂草演变为主要杂草或顽固性杂草,原来容易防治的杂草演变为抗性杂草。 而且目前市场上麦田除草剂品种多而杂乱,致使除草剂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有的还危及到下茬作物和邻近作物。 另外还存在药剂除草时期选择不当,如用药偏晚或杂草长大后再用药的现象,从而使麦田除草越来越难,因此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前土壤处理。 在芝麻播种前,每亩用 48%氟乐灵乳油 80升,或 7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 50,对水后均匀喷洒土表,随即混土 3米深,可防除 1 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2、芽前土壤处理。 在芝麻播种后出芽前,每亩用 48%都尔乳油 130升,或 20%敌草胺乳油 120升,或 50%杀草丹乳油 150升,或 48%拉索乳油 150升,或 25%农思它乳油 75升
1、草 形态特征茎细长,多分枝,匍匐,直径 米,有 1 列短柔毛。 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48 厘米,宽 厘米,叶鞘边缘密生短柔毛,聚伞花序通常退化成 1 花,稀 23 花,大多数生于叶腋。 苞片披针叶,米,花梗长 12 厘米;萼片长圆状卵形,长 米,散生紫色斑点,先端簇生短柔毛;花瓣淡紫色或淡红色,倒卵圆形,长于萼片。 发育雄蕊 3,退化雄蕊 3,顶端截状,花丝基部有毛
1、苇 形态特征具粗壮匍匐根状茎,秆高大直立,高 13 米,直径 25 厘米,中空,节下通常有白粉。 叶鞘圆筒形,光滑,具横脉;叶舌短,截平,长约 米,先端具纤毛。 叶片扁平、宽广、质厚、具横脉,长 1545 厘米,宽 15 厘米。 圆锥花序大型,长 1040 厘米,分枝斜上伸展,稠密,下部枝腋间具白柔毛。 小穗长 米,有 47 小花,具丝状长毛。 颖果长椭圆形,棕灰色。
年来许多地区反映用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不理想,田间草害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杂草种类繁多,田间基数过大。 苏北旱茬麦田杂草有近 20 种,单凭 1除草剂化除很难防除田间所有杂草。 防治方法不当。 用药量和加水量不足;药械选用不当,如用弥雾机喷雾,药液飘移严重,有些杂草未着药,防除效果差;施药时间不适宜,施药过早杂草尚未出齐,施药过迟草龄大、抗药性增强,药效差。
1、麦田除草中除草剂已普及应用,除草不仅效果好,而且省工、省力,深受农民的欢迎。 但笔者发现部分农户,在麦田除草时由于除草剂的用药不当,致使除草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有的还危及到下茬作物和邻近作物。 因此,麦田除草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技术,才能避免造成危害。 一、药剂选择:麦田除草要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适当的除草剂。 防除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应选择骠马乳油或世玛乳油。
稻以纯有机栽培,是严禁使用化学合成杀草剂。 目前应用在水稻有机栽培的杂草防除技术有三种,(第一种)重复整地法:于插秧前 1215 天进行第一次整地,粗耕、细耕及把平同时完成,随即给予深水(510 公分)灌溉,持续至插秧前三天,再进行第二次整地,即可完全防除杂草。 (第二种)稻壳覆盖淹水法:于插秧前力求整地平整,插秧后秧苗挺直时,每公顷覆盖约 4 吨稻壳,并进行淹水处理,可防除大部分的杂草
2、浮剂,适用于防除牛繁缕、繁缕、雀舌草、猪殃殃为主的一年生阔叶草。 施药时期,在直播油菜叶期,移栽油菜返青后杂草叶期为宜,每亩 25-35 毫升,猪殃殃为主时取上限。 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当田间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与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混生时,可采用每亩 霸乳油 30升(或 威霸升)50%高特克 升,对水 50 公斤均匀喷雾。 土壤干燥时会降低药效,喷药后两小时遇雨不影响除草效果
学灭茬的对象以稻桩和落粒谷幼苗为主,因此免耕所选用的灭生性除草剂应具有快速高效和耐雨性强的特点。 经多年的试验筛选和生产应用表明,克芜踪是免耕化学灭茬较为理想的除草剂,早、晚造应用效果都很好,尤其是晚造使用更能发挥其快速高效的优点。 具体操作如下:早稻收割时,应尽量割低禾头,稻桩高度一般不要超过 15 厘米,在搬离稻秆后,灌水湿润田块,促使落粒谷发芽出苗。 在抛秧前 710 天,排干田水,每亩用
竹叶 又名肉草形态特征具长而横走根状茎,根状茎具叶鞘,节间长约 6 厘米,节上具细长须状根。 茎肉质,下部匍匐,节上生根,上部上升,通常多分枝,长达 40 厘米,节间长 8 厘米,密生一列白硬毛,与下一叶鞘的一列毛相连续。 叶无柄,仅在叶片下部有睫毛和叶鞘合缝处有一列毛,这一列与上一个节上的衔接而成一个系列,叶此处无毛。 叶片竹叶形,平展或稍折叠,长 26 厘米,宽 端渐尖而头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