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2)茎叶喷雾:茎叶喷雾是施药后将药液直接喷雾于杂草地上部分,有效成份被杂草吸收后起杀草作用。 莠去津:38%水剂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效果好,对阔叶、莎草科杂草效果差,持效期短,用量大,运费贵,每亩用量 8001000 毫升。 20%星锄水剂为有机杂环类,该药在市场上商品名共 10 多个,常误导农户或导致混乱,在云南已有 30 年应用历史,只能作茎叶喷雾
稻旱种之除杂草是水稻旱种的重要环节。 水稻旱种生育过程经历旱长、湿长和水长等不同环境条件,因而旱生、湿生、水生等多种杂草齐生并长,如果防除不及时,容易发生草荒,导致减产。 必须在各个时期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阻止杂草滋生,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生产实践证明,旱种水稻杂草的防除策略是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拔除为辅;化学除草中以土壤封闭为主,茎叶处理为辅;除草剂的选择上以广谱性、混合施药为主
1、、0 种左右,以刺儿草、藜、灰绿藤、灰绿碱蓬、独行菜、芥菜、泽漆、田旋花、米瓦罐、稗草等发生较重。 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有 20 余种杂草,主要有藜、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扁蓄、大刺儿菜等。 土壤含盐量的不同能引起麦田杂草群落发生结构变化,当土壤含盐量达 上时,藜科杂草为优势种,当土壤含盐量为 右时,藜科杂草下降,狗尾草上升,在土壤含盐量为 ,旱稗为优势种。 0 月下旬到 11
年来许多地区反映用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不理想,田间草害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杂草种类繁多,田间基数过大。 苏北旱茬麦田杂草有近 20 种,单凭 1除草剂化除很难防除田间所有杂草。 防治方法不当。 用药量和加水量不足;药械选用不当,如用弥雾机喷雾,药液飘移严重,有些杂草未着药,防除效果差;施药时间不适宜,施药过早杂草尚未出齐,施药过迟草龄大、抗药性增强,药效差。
1、节麦综合防治节节麦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1996 年节节麦始见,之后逐年增多,一般 510株/平方米,高者达 28 株/平方米。 该杂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由于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防治不力,加之对种子管理不当,致使节节麦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安全。 发生特点一是出苗深度不同。 据在大田调查,发芽出苗的节节麦种子主要集中在 38 厘米的土层中。 二是出苗期长。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种期不一致,田间杂草发生规律也不同。 发长江下游春马铃薯为例,地膜马铃薯 12 月中旬播种,播后 10 天左右开始出草,翌年 1 月上旬(播后 20 天左右)形成出草高峰,出草量占总杂草量的 40%左右,1 月中下旬又有部分杂草出土,直到月下旬还有少量杂草发生。 露地马铃薯 3 月上旬播种,只要田间墒情好,播后 5 天杂草开始出土,出草高峰一般在 3 月中下旬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学防除有良效 今年芝麻价格上扬,各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提高,芝麻面积扩大。 当前,芝麻虽然出苗较好,但恰逢阴雨连绵期,田间杂草随之孳长,与芝麻争光、争肥、争生存空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除,势必会使芝麻的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般农户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既省工又效果好。 效盖草能。 该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施药适期长,在杂草出苗到生长盛期均可以用药,以禾本科杂草 35
玉米含糖量高,病虫害较为严重。 病害以大、小斑病、纹枯病较为常见,其防治措施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用卫福农药拌种(300 毫升农药加水拌 斤种子),能够有效地防治和延缓病害发生。 苗期虫害有蝼蛄、粘虫等,可用 1200杀虫双或 1200敌百虫浇灌土壤,或用米乐尔混细沙撒施株间进行防治。 生长中后期,玉米螟、粘虫、蚜虫为害严重,可用 剂、敌百虫、杀虫双等进行防治,但应注意使用时期及用量
1、型莎草 又名球花碱草形态特征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 1080 厘米。 须根,淡红色。 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 米,常为株高的 23,有的退化为叶鞘。 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 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 15 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 23 枚,常较花序长。 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 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 米,宽 米,具 1030 朵花
1、莎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细长。 秆散生,高 35100 厘米,粗壮,扁三棱形,平滑。 叶片少、基生、线形,宽 米,背面中肋呈龙骨状突起,叶状苞片 35 枚,长于花序 1 倍。 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具 47 个第一次辐射枝,最长者可达 16厘米。 每辐射枝上具 13 个穗状花序,每一穗状花序具 517 个小穗,花序轴被稀疏短硬毛。 小穗条状披针形,长 米,宽约 米,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 鳞片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