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1、单 15”(原代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系重庆三峡农科所 1998 年在本所用自选系 941 作母本,与外引系父本杂交而成的单交种。 产量表现:以 2001 年参加重庆市山区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4756 公斤,比对照雅玉 2 号增产 98,2002 年续流平均亩产 48232 公斤,比对照雅玉 2号增产 2002 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4578 公斤,比对照雅玉
1、单 8 号”(原代号 2048)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外引系 478 为母本,自选系 561 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产量表现;1998 年参加重庆市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比对照成单 14 增产444。 在 1999 年重庆市杂交玉米新组合平丘组预试中,平均亩产4245对照成单 14 增产 在 2000 年区试中,平均亩产43009对照成单 14 增产
1、 号 “宜单 6 号”杂交玉米新品种,系由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外引系“478”作母本、自育系“宜群 1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经多年,多点次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旱、耐湿、适应性强等特点,1998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 株高 210米,株型较紧凑,植株叶片 16;雄穗分枝 10 个左右、花粉黄色或紫色,附颖绿色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栽培技术 陕油 9 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育种室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3A 和恢复系 1186C 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4 年 9 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突出优点是生长势强,抗倒伏,抗病毒病,耐菌核病,品质优良,丰产性状好。 2004 年在关中、陕南大面积推广种植和在安徽、江苏示范种植,均表现为优质丰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较耐寒,因而其播种期比较灵活。 按季节划分有春播、夏播和冬播。 1春播不同地区杂交油葵的春播适宜期不同。 如河北为 3 月初至 5 月 10 日,辽宁为 4 月 20 日至 5 月 10 日,内蒙古为 4 月 15 日至 5 月 10 日,山西为 4 月14 日至 4 月 25 日,吉林为 5 月 15 日至 25 日。 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春播宜早不宜晚。 早播有以下好处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5 杂95 杂种表现突出 甘蓝型油菜新组合 95 杂5 杂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1995 年分别以玻利马胞质不育系 母本和分别以自育恢复系 父本经三系杂交选育而成。 1999 年双双进入省区试,2001 年通过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待审定。 在两年省区试中产量名列前茅,抗病性优于对照(蓉油 4 号),生育期早于对照,含油量明显高于对照。 在 2001 年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杂油 4 号 湘杂油 4 号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 5A 和恢复系 036R 配制而成。 该组合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2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产量表现与适应范围湘杂油 4 号 1998度在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13 号增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是用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品质合格的不育系作母本(A),用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花药发达、花粉多、吐粉畅、品质合格的恢复系作父本(R),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使母本接受父本的花粉受精结实,生产出杂交种子。 杂交利用了杂种第一代(优势。 因此,需要每年配制杂种。 油菜具有花期长、花器外露、繁殖系数大、品质相对稳定、用种量少的特点,这是杂交油菜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 但是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成油 1 号是由甘肃省成县种子公司育成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特性:半冬性甘蓝型,叶葱绿,半直立,株高 170 厘米,分枝高 45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 8,单株荚角数 400 个左右,单角粒数 25 粒左右,千粒重 生育期 247 天,比秦油 2 号平均早熟 3 天,后期发育快,抗倒伏,抗寒,抗霜霉病、病毒病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期发苗较慢,尤其要注意促发壮苗。 根据近年的生产实践,在根据品种介绍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可采用以下四法促油菜壮苗。 稀播匀播可选择花生地、黄豆地、烤烟地,近年未种过白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地,也可利用收获较早的中稻田、零星空坪隙地作苗床。 苗床与大田比按 156 的比例留足专用苗床。 提前翻耕晒垡,减少病虫来源。 苗床基肥每亩施土杂肥 40005000 公斤、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