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号 品种来源:川丰 2 号系省种子公司等单位研制,川丰种业开发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 2000 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 117 厘米,苗期长势旺,分蘖力偏弱,茎杆粗壮,抗倒力强,叶宽厚,叶色深绿,亩有效穗。 糙米率 78,精米率 整精米率 垩白度 透明度 3 级。 全生育期 148 天,比对照汕优63 长 2 天。 丰产性好,产量高,抗稻瘟病能力略强于对照。 产量水平:1999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杂 6 号 审定编号:南省粮油作物科技中心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品种来源:8086A/7半冬性甘蓝型中熟杂交组合。 全生育期 220 天左右,苗期生长稳健整齐,冬前生长旺盛,冬后发育稳健,株高 次有效分枝数 株有效角果数 360 个,其中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较多,为 80 多个,每角粒数 ,千粒重 熟期茎杆坚硬,抗倒性强。 品质产量:经检测,芥酸含量 硫苷含量 g,达到国家双低标准
1、38 栽培技术 粤优 938 于 2000 年 4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定名,2002 年 5 月获得国家品种保护,为三系法杂交籼稻组合。 选育经过粤优 938 由江苏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育成。 1993 年夏季在南京以红莲型优质三系不育系粤泰 a 与红莲型恢复系配成粤优 938。 1994 年该组合在江苏农科院粮作所试验地进行小区品比,3 次重复平均产量为
1、量比常规品种增产 20%依靠分蘖成穗取得高产,对肥料的需求量大。 因生产前期气温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后期气温逐渐降低,肥料分解缓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影响穗粒发育,因此,要获得杂交晚稻高产,在施肥上应讲究技巧,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杂交晚稻的增产潜力。 增施钾肥。 杂交晚稻增施钾肥能够增强根系的吸肥、吸水能力和分蘖节的分蘖能力,提高茎秆的抗倒、抗病能力
1、 号 作物名称:水稻品种名称:“秀优5 号”品种来源:杂交水稻新品种“秀优5 号”由浙江嘉兴农科所著名育种家姚海根教授经多年精心育成。 2002 年、2003 年在南汇区六灶镇试验、示范,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好等多种优势。 特征特性:1、杂交优势强。 植株高 115120 厘米,叶片上冲,株型紧凑,茎杆粗壮。 该品种分蘖强、繁茂性好。 2、产量结构理想。 该品种为大穗型品种
1、国稻 3 号 国稻 3 号(中 8 优 6 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新质源优质不育系中 8A 和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新选育的优质、多抗恢复系 配的一个米质优、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三系杂交晚籼稻新组合。 2004 年分别通过江西省和浙江省品审会审定。 参加浙江省金华市连晚试验,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达极显著水平。 2002 年参加江西省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试,平均产量 斤
1、交晚稻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不同。 为保证杂交晚稻稳产高产,应针对不同生育期,实行科学的水分管理。 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 分蘖期浅水勤灌,能使杂交晚稻植株基部透光良好,阳光可直接照射稻株基部,提高水温和土温,增加土壤中氧气,促使根系发育,提高吸肥能力,促进早发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灌水深度,因天气制宜,一般为 3 厘米米,以阴雨天气稍浅,高温干旱天气稍深为宜。
1、子贮藏的任务是严防混杂,并保持种子良好的播种品质和商品外观品质。 种子从收获到应用于生产,大多要经历贮藏阶段,特别是受市场需求、气候、政策、宣传推广力度等因素影响,种子不能完全销售时,搞好种子贮藏工作时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降低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 本文总结了杂交水稻种子贮藏的特点,提出杂交水稻种子的越夏贮藏技术。 一
有其他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 混入的父本或其他籼稻明显比杂交水稻种子细长饱满,而粳稻谷则较圆。 二看谷壳色。 杂交水稻种子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谷粒颜色较一致,保持系和其他混杂谷粒比杂交水稻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水稻种子光滑。 三看柱头痕迹。 非杂交水稻谷粒因多属于自花授粉,雌蕊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遗留在谷壳内部,剥开谷壳在米粒顶部可见一点浅黑色的柱头痕迹。
1、89 的选育和应用 1亲本及组合的选育过程1986 年选用抗稻瘟性强的广西地方晚型高秆品种红脚粘作为主亲本,与( 630)交,这个杂交组合后代的分离,从株高看,体一致,倾向母本。 矮分离明显,表现为简单的表型比例,高矮株比例近 3:1,表明这个组合中的矮生性由一对主基因所控制;从生育期看,红脚粘对光反应较敏感,而父本对光长的反应为钝感,而父本对光长的反应为钝感。 育期倾向晚型,离明显,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