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2、湖北等多点试验或引种试验、示范,在长江上、中、下游均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品种由德农正成种业独家开发。 高产栽培要点适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在正常年份,低热地区(海拔 600 米左右)宜9 月下旬播种育苗;温热地区(海拔 8001000 米以上)宜 9 月中旬播种育苗,直播相应推迟 1015 天,能充分利用冬前光热资源,确保幼苗达到早发冬壮是高产的关键。 选好苗床,控制播种量
2、准,3 项达二级标准,除粒长外,所有指标都超过泰国米,米饭松散柔软,香味浓郁,冷后不硬,适口性佳。 丰优香占在安龙县的大面积推广,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与种业开发公司利润丰厚的双赢经济效益。 由于丰优香占在安龙县栽培表现较好,预计其将成为安龙县未来几年水稻栽培的当家品种。 现将 5 年来总结的丰优香占在安龙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适期早播,科学定量,培育多蘖壮秧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2、拔 14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一般亩产量 700公斤左右。 200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均亩产 850公斤,比对照汕优 2005 年续试,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增产 均亩产 687公斤,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000亩,平均亩产 601公斤。 3、种灵”或“强氯精”进行种子处理。 时移栽。 湿润薄膜育秧亩播量 10公斤,旱育秧亩播量 35公斤。 一般于 3月 515
2、化验该组合为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2003 年、2004 年由重庆市种子站统一抽样送法定检测单位测定,2003 年结果是品质达国标三级、部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综合理化评分 58分,是当年供测品种中品质最好的组合;2004 年结果是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仍是当年供测品种中品质最好的组合。 四、主要特征特性渝优 1号属中籼中迟熟杂交稻,其主要性状历年多点平均为:株高 114抽期 124天
2、壳率也会增加。 三是抗病虫能力较差。 目前推广的一些杂交水稻组合,对主要的病虫抗性较差,加上杂交稻枝叶繁茂,叶色浓绿,灌浆结实时间较长,易受病虫危害。 杂交稻稀播少插,在相同的虫口密度条件下,其单株承受的虫口数量是常规稻的 34倍,如防治不及时,病虫危害比常规稻更严重。 如何提高杂交水稻结实率。 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的措施是:培育多蘖壮秧。 杂交水稻的稻株各部分器官的形成
2、宽 4 厘米用螺栓连接,形成铁皮围罩贮粮容器。 也可以用相同规格的纤维板代替铁皮,制成同样大小的纤维板围罩贮粮容器。 围罩制好后,在接头处用宽的透明胶布或纸糊好待用。 使用时,用厚 米的塑料薄膜包好罩底,再装入杂交玉米,然后用适量灶灰调成糊封糊灶脚,封糊高度约10 厘米左右,再投药熏蒸消毒。 (3)旧贮粮容器的改造农户家中不规范的旧竹围、旧囤箩、旧木柜等贮粮容器,可按上述方法用胶布、纸贴实
9(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在京、津、,与对照中作 93 相仿。 株高 米,株型紧凑,茎杆坚硬,抗倒伏,主茎叶片数 17 叶,剑叶挺直短厚,粒椭圆型,稃尖杆黄色,无芒。 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性:苗瘟 1 级,叶瘟 1 级,穗颈瘟 5 级。 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 垩白米率 胶稠度 82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0
1、0 优 18 高产栽培技术 10 优 18 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不育系 10A 与自育恢复系 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粳组合。 该组合在 2000 年天津正季杂交粳稻新组合筛选中表现突出,当时定名津优 9603。 2001 年至 2003 年完成豫粳 6 号组国家区试,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为 10 优 18。 10 优 18 大面积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
009(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对照汕优 63早熟 高 片较长,穗型中等,长粒型,抗倒性较差,中后期耐寒性差。 每亩有效穗数 长 穗总粒数 实率 千粒重 性:叶瘟 8级,穗瘟 9级,穗瘟损失率 白叶枯病 7级,褐飞虱 9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长宽比 白米率 59%,垩白度 13%,胶稠度 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0 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
2、,均表现出极强的杂交品种优势。 德棉 206 在 2003 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各区域实验示范中,丰产性表现突出,抗枯萎病,较耐黄萎病。 其生育期约为 137 天,籽棉亩产约为 280 公斤394 公斤,比对照中棉 29 增产 39%,增产效果极其显著,霜前籽棉为 224 公斤,比对照增产 在湖北各区域示范种植过程中,比当地主要栽植品种增产,能够经受灾害天气的考验,深受农民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