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
2、 月初,最佳移栽期为 6 月上旬,秧龄不超过 40 天。 播前用盐水选种,清水洗净后药剂浸种。 稀播匀播,每亩大田用种量为 斤,每亩净秧板干种子播量不超过 10 公斤。 培育株高 20米、单株带 3分蘖的壮秧。 2、栽插密度。 适宜栽插密度为每亩 穴左右,每亩茎蘖苗为 7。 该组合繁茂性好,分蘖力强,可以适当扩大行距。 据试验,在高产栽培条件下,26厘米行距比 20 厘米行距每亩增加 穗
2、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不显著),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极显著);2002 年续试,上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63减产 不显著),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增产 极显著)。 2002 年生产试验,上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减产 中下游稻区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播种期同汕优 63,秧田亩播种量 1015 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肥力田块亩栽 穴
1、 号盐优 1 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用自育 不育系盐粳 5 号 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 93005杂交配置而成的迟熟杂交中粳新组合,2002 年 4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号:苏种审字第 200118 号),适宜江苏沿淮和苏中地区中高肥力水平种植。 一、产量表现。 1999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量 斤,比对照 9 优 138 亩增产 达极显著,列第二位
1、两优 527”在贵州省遵义县试种获得成功“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新选育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准两优”首次在贵州省遵义县试种获得成功,并将扩大试种亩。 超级杂交水稻“准两优”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选育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这一品种也是袁隆平院士主持的总理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超级稻育种课题成果之一。 据了解,这一组合品种具有穗大、粒重、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的特点。 去年
2、粒,呈紫粒。 二、彩糯制种条件繁殖彩糯玉米良种,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父、母本必须达到理想的花期相遇,实现充分授粉;二是防止混杂,提高种子质量;三是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多收种子。 三、选地隔离配制杂交种除了保证隔离安全外,还应选用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地块,保证植株生长整齐,抽雄一致,便于田间去杂和母本去雄能在短期内完成,保证质量,提高产量。
2、优 903 增产 极显著)。 200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博优 903 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 6 月底至 7 月初播种,宜采用旱育稀植或旱育秧小苗抛栽技术,秧龄 25 天左右;2、合理密植:每亩插 2穴,67 万株基本苗。 抛秧每亩大田不少于 50 盘秧苗;3、肥水管理:亩施农家肥500 公斤,碳铵 25 公斤,磷肥 25 公斤。 栽插后 35 天施返青肥,斤
2、 斤,比对照汕优 64 增产 极显著)。 200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4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 6 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 10 公斤,秧龄 2530 天;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 0 厘米,每穴 2 粒谷苗,每亩 89 万株基本苗;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 12 公斤,氮、磷、钾比例为 1:,后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2、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 4月下旬至 5月中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015 公斤;2、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亩栽 穴,每穴 12 粒谷苗,每亩 5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 15公斤左右,要求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促早发,施好穗肥,做到促保兼顾。 肥水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1、 号的选育及利用 金玉 8 号由黑龙江省久龙种业有限公司于 1998 年以金 1066 为母本,金 119 为父本杂交育成。 该品种淀粉含量达 属于高淀粉杂交玉米新品种。 1 育种目标我们确定的育种目标是:利用淀粉含量较高的自交系(黄早 4 血缘),经组配以期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较耐密,产量比对照增产 10%以上,且淀粉含量在 74%以上的高淀粉中晚熟玉米新品种
1、9 优 559 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29 优 559 系江苏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 29A 与自育恢复系盐恢 559 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9A 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 29A 与盐恢 559 配组育成的新组合 29 优559 杂种优势明显,并于 2003 年 1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重 29 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