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
2、理密植:亩桑栽植密度应达到 1300 株,即按 4 尺宽行、2 尺窄行,株距的规格栽植。 3、嫁接养型:必须将桑苗育成壮苗,使苗径达 米以上,从距地面 6 寸处剪定主干向下采用螺旋式方法接 3 个穗芽。 苗径在 米以上的,在 5 寸和6 寸处对口接 2 个穗芽;苗径 米以上的,可在根颈部接一个穗芽;株平嫁接穗芽应达到。 嫁接的良桑品种主要采用桐乡青、川 852、湘 7920、新一之濑等
2、缺叶或病蚕,可调整蚕熟期,使蚕成熟一致,将 5 龄期缩短 812 小时,便于集中上簇和管理,又能调节叶、蚕平衡,使蚕提早一天成熟,添喂的方法是:每张蚕用 40 毫克蜕皮激素 1 支,掺入 2000 克凉开水中,充分地进行搅拌后,均匀地喷射到 1520 公斤桑叶上,1 次让蚕吃完。 在配药时,要注意用具和用水的清洁,现配现用,若用药后饲喂温度低于 21,应设法加温。 三、添喂清水
)种,可使玉米早发芽、齐出苗、少病害、长势好、增产高(一般可增产 1015)。 玉米浸种操作简便、投资少、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介绍十种浸种方法:硼砂:先取 5 克硼砂,用温水使其溶解,再对水 5 公斤,将玉米种倒入,浸 12 小时后滤干即可。 高锰酸钾:高锰酸钾 5克对水 5 公斤浸玉米种 25 小时后滤干即可播种。 桐油:将 500 克桐油倒入 6 公斤玉米种内拌匀后播种
1、于今春气温变化大,秧苗整体素质较差,移栽后田间管理不善,药剂、肥若使用不当等原因而引起植株生长受阻,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发生慢且少,使田间生长量不足。 进入 6 月中下旬以后,各地气温较稳定,对水稻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田间长势较好,总体看,水稻生长发育迟缓,和历年比,生育进程已平均拖后一周左右。 一、主要表现是:1、秧苗新出叶片少,绿叶面积小,底叶枯黄严重,根系不发达,秧苗徒长,抗逆性差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朴和黄柏是树皮类中药材树种,运用如下方法可使其增加产量。 一、刀分树干 在树干离地面 30100 厘米处,用刀以横向排列斜砍数刀,深浅以稍伤木质部为度,刀口之间应留有空隙。 这样可以使有机养分更多地聚集在树皮上,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此法可以在伐树剥皮前四年间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各进行一次。 二、环状剥皮 在树干上环状剥皮一圈。 首次剥位在树干距地面 30 厘米处
1、米植株整齐度与产量密切相关,整齐度越好,产量也越高。 此外,植株整齐度好的田块,田间管理也比较方便。 实现玉米高产要在合理密植前提下,提高田间玉米植株的整齐度。 蹲苗 在玉米出苗至拔节期蹲苗能适当控制植株长势,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一般可增产 15%以上。 玉米蹲苗,主要是通过深中耕、勤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消除土壤板结,散去表墒
1、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在此基础上,抓紧抓好以下措施,对水稻增产亦有巨大作用。 培育壮秧。 为植后早回青早分蘖提供良好基础。 合理密植。 根据计划收获穗数和对秧苗植后分蘖情况的估计,插(抛)足基本苗数。 促低位分蘖早发,控高位分蘖少发。 促低位蘖早发,插够苗后及时露田、晒田,控制高节位的无效分蘖
产显著效益好8 月中旬至 10 月初是春、夏栽红薯块根膨大期,此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更是需肥最多时期,可采用以下三法追肥。 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一般每 667 平方米增产 1820左右,经济效益也显著。 一、孔眼追肥 用一块木橛,在离其主根 20米处,打一深 30 厘米左右的孔眼,放入适量三元素复合肥,并用湿土封好,若在其垄两侧各打一个孔,效果更佳。 二、裂缝追肥 红薯膨大地面出现裂缝时,每
豆的结荚习性可分为无限、有限和亚有限 3 种。 老赵所在的驻马店,属于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夏作 120150 天,本地区应选择栽种以有限结荚性的品种为主,也有可能选了无限结荚性品种,那样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所以在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尤其是在土壤肥力较高、雨量充配地区,适宜栽种有限结荚性品种。 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问题。 而大豆对于氮磷钾营养的需求是全面的。 尤其高产高效生产中
1、地麦田由于土壤瘠薄,干旱缺水,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使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地影响着小麦的均衡增产。 现将鲁南地区旱地麦田获高产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培肥地力,节约用水。 一般情况下,旱地小麦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壤肥力低、养分失调、供肥能力差,麦苗生长弱、根系不发达,以致土壤水分利用率低。 只有快速增肥地力,以肥济水,才能迅速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增加旱地小麦产量。 试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