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
子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降低花序首生节位、提高开花数,增加产量。 方法:将种子放入水中浸胀,取出后置常温下催芽。 每隔 2 小时淋水一次,胚芽露出后,放在 02低温条件下静置 10 天。 适时早播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 拌根瘤菌每亩用根瘤菌 1017 克加水少许与种子拌匀后播种。 中耕除草苗高 36 厘米和 1013 厘米时,各中耕除草一次,蔓生种搭架前再中耕一次,条播的要及时间苗。
2、碎,土壤容量变小,孔隙度增大,促进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活动,使空气、水分得到合理调节。 深耕还可以减少地面径流,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和抗旱保肥能力,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试验证明,机耕比畜耕可提高土壤含水量 4%6%,三、配方施肥技术 一般情况下小麦配方肥料中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1:亩可施土杂肥 40005000 公斤,标准氮肥 5070 公斤,磷肥 4050 公斤
1、、剪枝花生开始有花苞时,将病枝和无花向上枝剪掉,对枝叶矮小的,每窝留 34 枝;枝叶高大茂盛时,每窝留 23 枝,以达到果实饱满个大的目的。 二、摘茎花生的顶端优势非常突出,在盛花期 10 天后摘除主茎,每 667 平方米可增产10%左右,过早或过迟摘除,效果不显著。 三、踩秧在花生生长旺季,采取人工踩秧措施能控上促下,促使果针下扎,可使单穴有效果数增加 35 个,使产量提高 15%。
、喷施花生素。 花生素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大面积应用表明,可使花生增产 23%。 但花生素不能代替化肥和农药,只有在水、肥良好及其他田管措施落实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薄田瘦地施用效果差。 花生使用花生素,宜在花生盛花期进行,选择上午 810 时或下午 35 时喷施,阴天、雨天、风天不能喷。 如喷后 24 小时遇雨应补喷 1 次。 喷施浓度必须准确,以 药液为宜,即每亩用花生素纯品 6
2、。 拌种,每公斤豆种用稀土 2 克;叶面喷施,大豆苗期和始花期, 稀土溶液各喷 1 次。 四、初花期追肥当大豆田间开花株数达到 10时,每亩追施硫酸铵 10 公斤、过磷酸钙 15 公斤20 公斤、草木灰 100 公斤,一般可增产 10。 五、喷施增产灵在大豆盛花期至结荚期,用 200产灵溶液连续喷洒 2 次(中间间隔7 天10 天),每亩每次喷洒 50 公斤75 公斤,可使单株开花数增加
2、液。 均匀喷布于大豆叶片的正反面,连喷 23 次,每次亩喷施肥液 75 公斤。 三是打顶摘心。 适时打顶摘心,可控制徒长、保花增荚效果显著,对于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合理摘除顶心,也可控制顶端生长优势,减少花荚脱落。 方法是大豆开花盛期至末期。 选睛天摘去顶端生长点。 四是喷施多效唑。 喷施多效唑可控制植株高度,缩短节间长度,无限结荚型品种增产幅度大于有限结荚型品种。 施用方法
1、草菇生长过程中,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可取得增产的效果。 一、二次接种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 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 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将培养料 ,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 亦可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喷洒 1的石灰水,以补水
加增温剂堆料时加入培养料干重 1%的增温剂,使发菌加快。 改单面出菇为双面出菇在床架上先铺 20目的塑料筛网,然后铺料接种,使床底和料面同时出菇,缩短了生产周期,能增产 20%以上。 床面覆盖材料(1)覆土:菌丝发满后料面覆盖 13 厘米厚的火烧土或菜园土,能使菇体肥厚。 (2)覆草木灰:料面长满菌丝时,撒一层 1厘米厚的草木灰,能抑制培养料变酸。 使用增产剂(1)播种前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来自优良品种的选择,在彰武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有辽豆11 号、铁丰 31 号、开玉 12 号等,其中辽豆 11 号、铁丰 31 号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具有分枝力、抗逆性与抗病性较强等特点,而开育 12 号为有限结荚习性,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 细整地,前茬收获后,用灭茬机将根茬打碎,人工将根茬刨除捡净,随后进行秋耕,耕深 1620 厘米。 耕后立即耙地,起垄并压实。
1、 点 8 月下旬后,是夏甘薯进入膨大的关键期,此时应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最大限度满足薯块膨大所需养分,另一方面要防止茎叶早衰,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 具体增产技术建议如下:1、摘顶心摘顶心可调节养分的运转,促使养分向块根输送。 摘顶心共进行两次,第一次在薯蔓长到 3040 厘米长时,摘去 l2 厘米长的嫩头,第二次当分枝再长到30 厘米左右时,再摘去分枝嫩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