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了新法令一公布,就要坚决实行的态度,借立 木赏金以取信于民。 2.变法内容(板书) 在秦孝公支持下,从公元前 356年至前 350年,商鞅大规模地推行两次变法。 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板书)图画《农民正在掘开田地上的纵横疆界》反映的是秦国的农民正在按照商鞅的法令掘开田地上的疆界。 过去田地上的疆界不作数了,商鞅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制度。
这四个在临淄附近的墓,相传是齐威王、宣王、湣王、襄王之墓,又名四豪冢。 东西绵延 ,每座高 120米,宛如四座山峰 田氏代齐 北 南 晋 战国时的战争 兵器的原料和种类 主要的兵种 战争的规模 著名的军事家 经典战例及启示 战国时期三戈铜戟(湖北省随县出土) 战国时期
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 : 卫国人,名鞅,亦称卫鞅,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 公元前 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公元前 340年,因战功封于商十五邑,号商君,故称商鞅。 • 观点 A— 我是一个大奴隶主,我不仅能
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 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 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 8万救赵。 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 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 批亢捣虚 ” 、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
秦正下令求贤,遂入秦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主张,得到信任和重用,开始进行变法。 后由于变法缘故,被杀。 (公元前 390前 338年) 商鞅为什么要这么做 ? 商 鞅 变 法 变法内容 •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 •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
免得被其他国家重用 ,我先君后臣,告诉你,让你马上逃走。 ” 我认为惠王既然不按照公叔痤的意见重用我,又怎么会按照公叔痤的意见杀掉我呢。 因此,我并没有逃走。 公叔痤死后,我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才来到秦国。 智勇双全 —— 公孙鞅 我善辩吗。 秦孝公支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想一想 变法内容 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
臣、官吏、百姓能够 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当面指责 上书劝谏我的 可得上等奖赏 批评议论 公共场合 传到我耳朵里的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几个月以后 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满一年 就是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说的了 燕、赵、韩、魏闻 之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种情况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读课文,理思路 (一)研习第一段 诵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