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 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 二 、学习第 3 段。 (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3 段 ,边读边思考 : 1.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 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 (二)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 1 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 4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 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 构图。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 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 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 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翻山越 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 下绘图
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 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在修建中用“人”字形线路,减少工程数量;用“竖井施工法”开挖隧道,缩短了工期。 京张铁路的修建,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铁路工程师,有力得回击了帝国主义,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义,为我国以后的铁路修筑作出了贡献。 詹天佑 18611910 铁路工程专家 江西婺源人 问题 清政府计划修建京张铁路,帝国主义为什么出来阻挠。 为争夺这一铁路的修筑权
和开放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为:抄写词语,查字典说说词语的意思。 技能性作业为:理解词语意思、造句。 开放性作业为:请你根据这几个词语编写一段话或一个短故事。 教师采用激励、暗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并挑战更高层次作业。 针对这次作业,我有这样的体会:追求作
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 生: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漫天卷地的沙尘,环境是非恶劣。 „„ 小 结:是啊,狂风吹不动他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心,他不愧是 —— 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 ) 【设计意图】“读了这段,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
娜 》 《 复活 》 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著。 课堂小结 渔夫和桑娜在对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 态度上是 的 , 这说明穷人与穷人的 心是 的 , 只有穷人才 穷人 , 宁可 , 也要
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 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 58岁。 接受任务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
之事 .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是个笑话 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从而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不敢轻易尝试 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你从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得不到解决。 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 背景链接 —— • 从 1895年到 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掠夺了近 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 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争着办工厂、采煤矿,掠夺我国的资源。
• 写出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心情。 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 写出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兴奋心情以及对詹天佑的殷切希望。 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怕外来压力,有志气,有能力修好铁路的爱国之情。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 这句话反映出了什么。 隐含地说明了什么。 “ 还没有出世 ” 本意是指人没有出生而且就算再过几十年也没有能力修筑这条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