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
(一共有几排 ) 图 1 3 3 1 图2 6 3 2 图3 12 4 3 组内交流: 轮流发言,听不懂的要及时问,前面说过的后面尽可能不要重复。 ( 将组内各同学的想法整理在一起。 ) 面积 (cm2 () 长( cm) (一排摆几个 ) 宽( cm) (一共有几排 ) 图 1 3 3 1 图2 6 3 2 图3 12 4 3 代表发言: 仔细倾听,及时补充 5 厘
算长方形的周长,一般要知道什么条件。 • 一般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 • 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 一般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行了。 掌握了这两种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 考考你 要求:独立完成学习单 4题。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图中单位:厘米) 8 8 4=32(厘米) ( 60+40) 2=200(厘米) 教室的长与宽的和是 12米
3X2=6(米) 10+6=16(米) 列综合算是为: 5X2+3X2=16(米) 计算方法:长 X2+宽 X2=长方形的周长 俺是熊大 方法三: 5 3 5 3 5+3 5+3 列式为: 5+3=8(米) 8X2=16(米) 列综合算式: ( 5+3) X2=16(米) 计算方法: (长 +宽) X2=长方形的周长 俺是熊大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 +宽 +长 +宽 =长 X 2+宽
长度。 同桌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练习六”第 2 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让一个学生说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第 3 题
长( dm) 宽( dm) 小组汇报(通过实体投影仪展示)。 师:请仔细观察 表格中 长方形的面积 和 长 、 宽 ,你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 你来说说看。 生 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三、再次感知,推导公式 师:拿出刚才的年历,观察一下这张年历的长是什么。 宽是什么 ? 生:长是 10 个 1 分米
“练习六”第 6 题。 (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 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 2)讨论: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 完成“练习六”第 9 题。 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后同桌先交流检查,再集体订正。 3. 完成“ 练习六”第 10 题。 (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 (
= = + = 算法三 : ( + ) = 总 结: 长方形的周长= ( 用文字表示 ) 边长是 8 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的算 法 有: 算法一:。 算法二:
的 1 米)并用自己的 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 (结合硬纸条摆一摆、算一算) 展示交流自己的方法。 预设如下: ( 1)长方形的周长 (生边说方法,师边课件演示) 生 1:我先量出它的长是 6厘米,宽是 4厘米,然后用 6+6+4+4 算出周长是 20厘米。 6+6+4+4=20(厘米) 生 2:我量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也是 6 厘米和 4 厘米。 我用 6 2算出两个长边的长度,然后用 4
4个角都是直角。 探究正方形的特点师:孩子们真聪明 想出这么多方法,能否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正方形的特点呢。 生:小组活动,自主探究正方形的特点。 小组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汇报。 生:用直尺分别量一量正方形的四条边,我们发现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4个角重叠在一起,用三角尺量上每个角都是直角。 师小结:你知道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自由回答三、 巩固练习。 师
的边长是 10厘米,面积是 100平方厘米。 (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 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