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
人教必修2召公谏厉王弭谤2
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 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 周厉王不听。 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 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学生三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一、分析第一段 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人教必修2召公谏厉王弭谤1
献诗,史献书( 读 ) 瞽献曲,师箴,瞍赋,矇诵( 听 ) 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 亲戚补察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没过失时该怎么做 有过失时怎么做 使 王“斟酌”采用意见 事行而不悖 意见 效果 问题 :召公是怎样说出 “ 宣之使言 ” 的好处 的呢。 土之有 “ 山川 ” “ 原隰衍沃 ” 民之有“口” 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 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 产出 说出 喻 3 行善而备败
人教必修2召公谏厉王弭谤3
跟 以 认为;依据、按照;所以 犹 如同、好象;尚且;还、仍 流 流动;流放;流派 特殊句式: 省略句 ——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 得卫巫,使监谤者。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状语后置 —— 道路以目;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固定格式 —— 所以、是以、是故 召公劝谏艺术探究 (一)比喻精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