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3、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 ,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 ,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5、 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 M 城附近入海。 (2分)降水量大且集中。 (2 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2 分)【解析】试题分析: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 M 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 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
3、5 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 1982 年的 元增加到 2005 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10 分)(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12 分)【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
5、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1)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8 分)【答案】(1)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2015福建卷)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 R 值表示,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 表 1 为 2005中国、东南亚 Y
4、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业生产类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且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的规模相当。 所以判断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一是看该地农业生产类型的多少,二是看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否达到一定规模。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
3、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2015北京卷)图 2 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
2、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 年到 2012 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 B、 C、 D、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 B
2、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 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 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
3、景观的主要因素。 (2015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 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767 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会( )
3、点睛】该组试题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将天气系统、农业活动、地球运动等主干知识放到同一题组,凸显了近年来高考地理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所提供信息(“露气寒冷,将凝结” 、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等) ,结合所学知识对地理事物(寒露)成因、地理现象(农业活动)分布等做出准确推断,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