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展开活动。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 生答:能(不能)。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
项内容。 指名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调查内容补充为四项。 集体对这几名同学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提问:在最喜欢的颜色这一项,你能看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可能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所以结果就不同。 谈话:下面我们准备让大家开始调查你的好朋友,你有没有什么困难。 (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的好朋友不在本班”,教师要告诉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调查。 ) 提问:开展调查时要注意些什么。
将几种不同的记录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它好在哪里。 整理填表。 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要求准确地数出人数并填在表里。 集体交流结果,提问: ( 1)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 ( 2)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指名说一说,小结一下班级学生的蛀牙情况,作出恰当的指导。 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 交流。 提问:回顾统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交流指正。 二、练习与应用: 1 题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 随后通过推理,明确图形间的大小关系
轴。 圆有无 数条对称轴。 1 个图形从左、右对折,或是上、下对折,或是从对角线对折等,都能重合。 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倒影属于上下对称。 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常见的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多少。 圆 有: 无数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
同学们先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 (3)同学们分别笔算,并指名板演。 (4)将算出的商与估计的商对比,说说试商、调商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复习的第 9题。 (1)出示题目,说明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 (3)全班交流,交流时应
字梦得,洛阳 (今属河南 )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 贞元 (唐德宗年号, 785~ 805 年 )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
下依次展示自己的作业。 3.组长确定哪些题组内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哪些题还存在分歧,准备下一环节提问。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困生。 三、 提出问题,分析解疑(预设 10 分钟) 1.组内派代表提问。 2.学生之间相互解答同学的提问。 并根据交流的情况订正和完善自己的练习。 第 5 题,先算出一个图形的面积,再计算。 第 7 题,图 1 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组合图形
你还有哪些疑问。 38~39 页“练习与应用”。 ( 1)完成教材第 38 页“练习与应用”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交流时说说怎样确定积的末尾 0 的个数。 ( 2)完成教材第 38 页“练习与应用”第 2 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对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是否能做出正确处理。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末尾的 0
米。 ( ) 判断:一堆煤的 60%比另一堆煤的 50%多( )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 100的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 分数化成百分数: 先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写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把百分号省去,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化成百分数: 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写上百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