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
5;平均配位数大于 3;平均形状因子较低,反映孔隙接近圆形的程度较低。 表 15 C372 井馆下段岩石铸体薄片孔隙结构参数(图象分析) 序号 样品号 层位 孔隙总数 面孔率 % 平均孔隙半径 μ m 平均比表面 μ m1 平均形状因子 平均孔喉比 平均配位数 均质系数 分选系数 1 19 Ng下 14 359 2 49 306 3 55 303 4 95 Ng下 22 306
主协商将铭牌移至保护层外表面。 6 防潮层施工方法: 垂直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应从低点向高点顺序进行,环向搭缝口应朝向低端。 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隔热层上,封闭良好,厚度均匀拉紧,无气泡、折皱、裂缝等缺陷。 用卷材做防潮层,可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牢固粘贴在隔热层上,开头处应缠 2 圈后再呈螺旋形缠绕,搭接宽度直为 30~ 50mm。 7 金属保护层安装施工 金属保护层安装施工工序为:现
线支吊架情况; 3 疏水阀视脱水情况适当关小。 3) 吹扫 打靶 1 疏 水 完成后 , 底 点排凝阀,缓慢 开 大 蒸汽管网界区 第一道 隔断阀 ,对 管线进行小流量吹扫,同时安排人员 进行检查; 2 吹 扫 3 小时后停汽,检查管线热位移情况及管线支吊架、管托情况 ; 3 再次引汽暖管彻底脱水后,缓慢开大 蒸汽管网界区 第一道 隔断阀 , 对管线进行大流量吹扫 ; 4 大流量吹扫 610
3 疏水阀视脱水情况适当关小。 3) 吹扫打靶 1 疏水完成后,底点排凝阀,缓慢开大 蒸汽管网界区第一道隔断阀,对管线进行小流量吹扫,同时安排人员进行检查; 2 吹扫 3 小时后停汽,检查管线热位移情况及管线支吊架、管托情况; 3 再次引汽暖管彻底脱水后,缓慢开大 蒸汽管网界区第一道隔断阀,对管线进行大流量吹扫; 4 大流量吹扫 610 小时后,停汽检查管线热位移情况及管线支吊架、管托情况; 5
试验用的压力表应经检验,并在校检周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 级,表的量程应为被测压力的 ~ 2 倍。 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参 与试验系统 的 膨胀节,应加以钢性固定。 试验用 临时管道、阀门已安装完毕,试压用 水已接入现场。 (二)试压步骤 打开上水阀对系统进行充水,同时打开放空阀进行空气排 空,直至系统充满水 , 然后关闭放空阀。 调整 上水阀 缓慢升压至 ,关闭上水阀,对系统进行检查。
期和标准执行。 2. 4 计量费和热损费按月收取,乙方应在每月 之前按其蒸汽计量仪表显示的月用量或本合同约定用量向甲方付清上月费用。 付款采用: □ 乙方同意付款银行凭甲方签发的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凭证将款项划转甲方,手续费由乙方支付。 在此种方式 下,如乙方银行户名或开户帐号有变动的,应提前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 乙方按规定日期将支票送至甲方。 2. 5 乙方延期支付上述费用的,每延期一日
计要求。 主 蒸汽 管道疏水管安装完成 ,疏水临时管路可投入使用。 吹管临时管路安装 完成 ,临时支吊架生根牢固可靠,膨胀空间预留合理,并经过检查验收合格。 所有控制及监视仪表调试结束,可以投入使用。 对不允许加入吹管系统的流量装置等设备(如流量孔板 、止回阀 ),要做好必要的防护和 相应的 隔离措施。 选择临时管径要大于或等于相连的正式管径,并且要保证临时管路的支撑强度 和膨胀距离。 在
一次热风温度 150℃ 二次热风温度 150℃ 排放温度 150℃ 锅炉设计效率 85% 设计燃料 Qydw=12669KJ/Kg 脱硫效率 85% 钙硫比 ~2 燃料消耗量 18832 Kg/h 燃料颗粒度要求 ≤ 13mm 石灰石颗粒度要求 ≤ 2mm 吹扫范围 吹扫范围包括:低温段过热器、减温器、高温段过热器、集汽联箱 、主蒸汽管道、临时管道。 吹管的目的
日期:复核人: 日期::各项操作准备工作就绪后,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设备运行后,各项功能和操作说明应相符,无明显偏差,温度达到121℃的时间应≤15分钟。 测试结果: 测试人: 复核人: 测试日期: 在121℃保温15 分钟,控温功能应良好,无明显的偏差。 测试结果: 测试人: 复核人: 测试日期: 小结与评价:评价人: 日期: 复审人: 日期:8 性能确认 热分布测试 测试目的
段外管检查符合规范要求,焊口已按图纸要求委托无损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 预制管段内壁清洁度符合设计要求,油脂含量符合规范要求,管道内壁干燥无水珠。 ● 预制管段验收以目测、抽查、程序资料检查为主。 ● 验收合格后,预制管段应及时封存,防止二次污染。 阀门试验 ● 检查阀门的规格、型号、材质与位号是否正确,检查阀门外观是否良好,是否有裂纹、沙眼、锈蚀;法兰面是否平整;是否启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