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时营养生长和生长生长同时并进,吸收的营养物质占整个生育期间的 7、8 成。 由于底施氮肥过多容易使幼苗旺长,形成高脚苗,因此一般只用部分氮肥作底肥。 为了能满足中后期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使芝麻花期生长旺盛,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加花蒴的数量,后期稳长不早衰,使籽粒充实饱满,必须进行追肥。 芝麻追肥必须掌握追肥时期和方法。 关于追肥时期,群众有看苗施肥、狠抓花肥的说法。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须做到合理贮藏。 最主要的是注意水分和温度的变化,防止仓库害虫、寄生菌类和老鼠的危害。 芝麻种子贮藏的安全水分一般为 7%左右。 种子水分过高容易在贮藏中发热,使种子脂肪分解,引起霉菌寄生和虫蚀。 因此,入库贮藏之前,必须做好下列几项工作:一是清洁仓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二是将种子风干去杂,晒种过筛,去掉易吸潮的夹杂物质;三是贮藏地点必须通风干燥,下面用隔潮物垫底。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施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应于芝麻始花期追施氮肥。 对播前来不及施基肥的夏芝麻,更要早施追肥。 芝麻需钾较多,始花期可用 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施,一般每隔 57 天喷 1 次。 ?二、适时浇水在底墒良好的条件下,苗期一般不需浇水;现蕾前出现缺水现象可浇小水;开花结蒴期是芝麻需水的关键时期,若此期遇干旱则要浇水;芝麻封顶后一般不需浇水。 三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麸饼作食用,故取油前去杂清选的工作要求更高,无用 20目细筛筛一遍,使芝麻中的沙土去掉一部分。 清水淘洗,把细沙土和叶秆等杂物除去。 好是太阳晒干,也可用机械烘干,使含水量降至 直径 60 厘米的白棉布,口子束拢成直径 25 厘米的圆形布袋(形似护士帽),每袋可装 千克芝麻,下垫圆形垫板,把芝麻装袋成中间厚边沿薄的形状,外放铁圈圈住,每榨可装饼 40 块,约 10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又称油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及铁、钙、芝麻酚类等物质,营养丰富,香气浓郁,是制作糕点及特色食品不可缺少的配料。 芝麻油更是不可多得的上等食用油。 芝麻是喜温作物,7 月份是芝麻秋播最佳时期。 芝麻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栽培。 全生育期一般在 8595 天,亩产量 80100 公斤。 芝麻种子有黑白两种。 黑芝麻产量比白芝麻高,但含油量不及白芝麻。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热带,为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内需要10的有效积温 2500左右。 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 2432。 一、面平坦,肥力均匀,灌排方便,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为 地沙壤土的地块为宜。 粒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作种。 播前晒种 12天,再用 菌灵拌种待播。 6 天灌水。 要求灌足灌透,667 平方米灌水量为 100120 立方米。 6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人们种芝麻、收芝麻,却往往忽视了芝麻叶的利用价值。 中医认为,芝麻叶性平味苦,具有滋肝养肾、润燥滑肠功能,能治疗头晕、病后脱发、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等。 除鲜食之外,还可制成干芝麻叶或罐头。 芝麻采收前 2030 天采摘芝麻下部新鲜、无病虫的芝麻叶进行加工。 先将芝麻叶洗净,用 小苏打和 右的食盐混合液泡35 分钟进行护色。 捞出来沥干水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含多种营养,用途广泛,集油、饲、药、食品、化工为一体,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 为了提高芝麻品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栽培中应掌握以下操作规程。 1 基地选择选择远离工矿企业(5外),无工业“三废”,土壤脂沃,光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的基地。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 2 度芝麻是喜温作物,一生需积温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辽芝二号 辽芝二号是辽宁省风沙改良利用研究所培育的芝麻新品种,1991 年 10 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该品种株高 110米,属单秆三花型,蒴果为四棱,结荚高度在离地面 30厘米左右,茎粗 米,节间短,主茎 20 节左右,蒴果长 米,种皮白色,千粒重 3 克左右,种子含油率在 生育期 105110 天,适应性强,抗旱、抗太、耐瘠薄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枯萎病又名半边黄,一般情况下发病率为 5%10%严重发生时发病率可达30%以上,致使种子不成熟、籽粒瘦瘪,并在收获前炸落,对产量影响很大。 一、病株症状苗期发病时,全株猝倒;后期发病时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萎。 受害根部半边根系变为褐色,并顺延茎部向上发展,使相应的半边茎部呈红褐色干枯的条斑,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一层粉红色的粉末,病株茎的导管或木质部呈褐色;病株下部叶片先萎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