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怕重茬,重茬易发瘟。 这里讲的发瘟就是青枯病。 笔者近几年调查发现:芝麻重茬二年,青枯病发生率为 重茬三年发病率高达 连年重茬严重威胁芝麻的正常生长。 芝麻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 在河南群众称之为黑茎病、黑秆病,在湖北、江西等地称之为芝麻瘟,严重发病地区常出现芝麻成片死亡。 该病除危害芝麻外,还侵染茄科和豆科作物。 青枯病的致病细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称:芝麻花学名:龙头花科属:唇形科假龙头花属类别:多年生宿根草本形态特征茎丛生而直立,四棱形,株高可达。 单叶对生,披针形,亮绿色,边缘具锯齿。 穗状花序顶生,长 20 厘米至 30 厘米。 每轮有花 2 朵,花筒长约 瓣短,花色淡紫红,因其花朵排列在花序上酷似芝麻的花,惟密度稠一些,故名芝麻花。 花期 7 月至 9 月。 性喜温暖、阳光和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茎栽培是芝麻幼苗期摘除主茎顶尖,利用茎基部腋芽,促其长出 2 个类似原主茎的茎秆,使一株一茎变为一株双茎,可大幅度提高结荚数,从而增加产量。 一般每亩增收芝麻 10 千克左右。 因此,双茎栽培是芝麻高产的一条新途径。 据试验,双茎栽培可比常规种植增产 35%70%。 双茎栽培法需掌握好适时打顶关。 方法是保留第一对或第二对真叶,在保留叶上部的叶片刚刚展开,节间伸长大约 5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用良种,适时播种:生产实践证明,适合我省种植的芝麻良种是中芝 8 号、中芝9 号、中芝 10 号和鄂芝麻 4 号、5 号和 6 号等。 适期播种时间为 5 月中下旬至6 月 10 号,早播比晚播好。 其中中芝 9、10 号也适宜秋播,时间为 7 月 10 号前。 分次间苗,合理密植:间苗的原则是、稀留密、密疏稀,不稀不密留壮苗。 即当芝麻出现第一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我国分布十分普遍,在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经常发生为害。 除为害果树、林木、茶树等植物外,还为害多种农作物,可将叶片咬成空洞,甚至能把叶片吃光仅留主脉。 症状/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约 25 毫米,无翅,体肥大粗壮,米黄色,腹部末端有环状茸毛。 雄成虫体长约 15 毫米,触角羽毛状,体黑褐色,前翅外缘有 56 个透明斑。 老熟幼虫灰黑色,胸部背面两侧有赤褐色条纹。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芝麻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 1、芝麻茎点枯病。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芝麻黑根疯等。 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 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 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 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渣,是芝麻榨油加工后剩下的残渣。 其有机质含量很高,每 100 千克香油饼中含有氮 磷 3%,钾 可作为有机复合肥料。 笔者通过在袖珍椰子、君子兰、茉莉等花木上施用,发现在同等条件下,香油饼肥要比其他肥料肥效高、肥效长、肥性稳定。 施肥后不但花木的叶片油绿肥厚,而且花大、色艳。 下面介绍该肥的制作及施用方法。 一、沤制方法由于香油饼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均以有机状态存在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 郑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杂交芝麻新品种。 该品种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被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它适宜在黄淮、江淮芝麻产区种植推广。 该品种生育期天,属中熟品种。 它的株高,单秆型,茎秆坚硬,抗倒伏,不早衰,稳产性好。 它抗性强,高抗枯萎病、茎点枯病,耐渍性好。 子粒纯白,千粒重,含油量
芝七号”、“冀芝一号”、“630415”、“24103”、“熊芝一号”、“囊芝二号”等新品种,亩产可达 100 公斤以上。 厘米深地温 18以上即可播种,要等雨后抢晴播种。 每亩播种量约 500 克,深度为 3 厘米左右,播后覆土耙磨镇压。 出苗后锄草要一遍浅、二遍深、三遍浅的原则。 当幼苗出现二、三对真叶时进行定苗,一般每亩不少于 1 万株。 学追肥种芝麻要科学施肥,以农家肥为基肥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大麦等早茬作物种植芝麻,在我区有一定的面积,是芝麻生产上的一大优势。 但是在管理上仍按夏芝麻的一套管理办法,使早茬芝麻的潜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产量并不十分理想。 为了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1999 年我们在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在黑龙集乡方坡村赵金柱承包的 10 亩油菜茬田内,进行了早茬芝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虽在芝麻整个生长期遇到干旱,出苗不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