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
2、拌。 过 5 分钟左右,便可捞出用麻袋盖上,让其“发汗”。 然后晾干,再用河沙拌炒,直至炒泡。 泡米要求饱满,然后过筛,磨成细粉末,储存半年后使用。 若急需用时,也要将糕粉用筛摊开放在潮润地上,让其自然吸潮,一个星期左右方可用。 面粉送进烘炉烘烤,炉温四周要均匀,烤熟后过筛即可。 1)糕心:用芝麻粉、熟面粉和 搅糖放在一起拌匀,并用力擦绒和。 (2)底面粉:将糕粉和 搅糖用滚筒碾绒过筛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又称油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及铁、钙、芝麻酚类等物质,营养丰富,香气浓郁,是制作糕点及特色食品不可缺少的配料。 芝麻油更是不可多得的上等食用油。 芝麻是喜温作物,7 月份是芝麻秋播最佳时期。 芝麻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栽培。 全生育期一般在 8595 天,亩产量 80100 公斤。 芝麻种子有黑白两种。 黑芝麻产量比白芝麻高,但含油量不及白芝麻。
2、后进行,把生长旺盛的植株挖出,将其地下匍匐根茎分开种植,由于它的萌蘖力强,分株后极易成活。 当幼苗长出 4片至 5片叶时,摘心一次,摘心后施一次薄肥,促其腋芽萌生成枝,又当腋芽长至 5厘米至 6厘米高时,再摘心一次,经过二次摘心,可以降低植株高度和增大盆栽植株的丰满整齐度。 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 每半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使其花大花多。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后期应主攻粒重增目前,花生、芝麻已进入后期生长。 此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逐渐衰退、停止,生殖生长达到鼎盛时期。 田间管理主攻目标是增加花生百仁重和芝麻千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在田间管理技术上应做好以下几点:防旱除渍。 花生在鼓粒期是水分的临界期,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过低、过高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 因此,如遇干旱要及时进行小水润浇,防止大水漫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后期应主攻粒重增加目前,花生、芝麻已进入后期生长。 此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逐渐衰退、停止,生殖生长达到鼎盛时期。 田间管理主攻目标是增加花生百仁重和芝麻千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在田间管理技术上应做好以下几点:防旱除渍。 花生在鼓粒期是水分的临界期,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土壤水分含量过低、过高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 因此,如遇干旱要及时进行小水润浇
2、菜、青菜、黄心菜、食夹豌豆、早蒜苔等),也可以采用间作套种,在种小麦时,用适当的形式将小麦与越冬蔬菜带状间作,早春蔬菜收获后,种植地膜芝麻,小麦收获后,再套种夏棉、红薯、花生等作物。 (2)选用丰产潜力大的中晚熟优良芝麻品种:地膜覆盖后,芝麻有效生育期延长。 因此,适宜种植一些耐涝、抗病、丰产潜力大的中晚熟优良芝麻品种,如豫芝5 号、7 号、8 号和芝麻杂交种。 只有选用中晚熟芝麻品种
2、半用作底肥,其余一半氮肥作为追肥。 地膜芝麻必须实行垄作,一般每隔 80 厘米起一垄,垄面宽 45 厘米,沟宽 35 厘米,垄高约 10 厘米。 每垄种 2 行,平均行距 40 厘米。 3、播种与覆膜:地膜芝麻可采用条播,一般可先播种后盖膜,地膜幅宽以 70厘米为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般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微薄地膜(当地膜厚度为 米时,每亩约需地膜 克左右)。 覆膜可使用机械或人工进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是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近几年全国芝麻种植面积在 1300亩,总产量在 100 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 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是芝麻主产省份,四个省总面积占全国 60%以上,江苏、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份也有一定面积,分布区域较广。 芝麻有两个跨省集中产区:一是在鄂西北、豫西南地区,包括湖北的随州、宜城、枣阳、襄阳、老河口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芝麻) 芝麻新品种赣苎 3 号原名 江西省麻类研究所经历 12 年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深根丛生型,全生育期 190d,其中头麻 81d,二麻 45d,三麻 64d。 株高172198粗 皮厚 麻率 分株力中等。 叶片较大近圆形,叶面皱纹多且较深,背面绒毛较厚,叶缘锯齿深而稀疏,叶柄着生角度中等,托叶青黄色,雌蕾褐红色。 原麻青白色,锈脚极短,无斑庇,手感柔软,含胶量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薯是蔓生作物,受光部位低,与受光部位高的芝麻套作后,构成了层次分明的作物群体,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一般在不减少甘薯产量的条件下,每亩增收芝麻籽 30斤。 这种种植方式适合各芝麻产区。 1、种植方式(1)甘薯实行地膜覆盖栽培。 整地时整成垄高 10米,垄面上宽 60 厘米,底宽 80 厘米,垄距 40 厘米。 甘薯按常规提前 7进行育苗,4 月下旬前后当膜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