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
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 18 (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单位领导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 3)专项检 查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 ①
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 三 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 四 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一 )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
康的要求; (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职业病 危害项目的申报 建立在识别 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 职业病 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 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 按照《 职业病 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本单位的建设项目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 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 )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 职业病
,并针对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卫生防护措施。 一、针对公司基层和野外施工作业人员多的特点,将这部分员工的身心健康作为公司职业健康工作的重点,连续三年以“职业健康小分队”的独特形式开展“送健康到一线”活动。 在对 **名从事特殊岗位 的员工进行了职业体检,体检率达 %。 通过以上做法,我们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垦定。 二、公司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12 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治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截至目前,我矿职业卫生培训率达 100%,做到了培训人员全覆盖;四是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参加了各类人员劳动卫生知识培训班;五是建立了员工健康培训档案,做为每名员工的培训学习依据。 六是对存在的职业危害现状向全员进行贯彻学习,让员工了解工作现场存在的危害因素。 三、加强个体防护,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
施。 六、仓库、生产车间调墨区按要求对化学物品定位放置,做到标示警示清晰,所有油墨、溶剂由专管人保管做好收发登记。 七、对生产办公现场每年不少于一次环境卫生检测,并向公司全体员工公布。 八、每年组织开展实施应急预案一次,并时时调整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适效性。 九,定期组织存在职业危害病工种、岗位的员工参加
进行检查确认。 1小浴室、小活动室保持整洁卫生。 (二)《加油站卫生包干执行标准》 加油机内部卫生每周不少于一次。 量油口每周清洁不少于一次。 门窗玻璃每周清洁不少于一次。 雨棚立柱( 2米以下)每周清洁不少于一次。 办公桌、橱柜内部每周整理不少于一次。 空调、电扇等家用电器每周清洁不少于一次。 营业房、围墙等瓷砖墙面( 2米以下)每月清洁不少于一次。 办公室、营业间、库房
设备及防护设施出现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 5) 制定放射工作场所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 工作安排 ( 1)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时间: 2020 年 1 月到 2 月 4 日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规及放射防护有关知识。 小结材料:包括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内容、考
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职业性炭疽,企业及其职工医院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 ① 企业及其医疗卫生 机构包括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综合医院在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患者时,均应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② 对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非急性职业病或急性职业病紧急救治后的患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