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后期
1、强本阶段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 那么,如何做好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呢。 一、适时烤田 烤田一般应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敏感的时期进行,即在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比较适宜。 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即苗足苗旺的适当早烤;泥脚深,有徒长现象的要烤重些,反之则轻些;保水不良田,不宜重烤;盐碱水田一般不能烤田。 二、科学灌溉 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高峰,特别是在抽穗前
1、坛地区属纯单晚稻区,历年来习惯于在播种或抛秧后 1 周左右,将除草剂拌和尿素结合施返青肥撒入稻田中除草,由于此期间受梅雨季节、田间保水性及施药技术等诸因素的影响,除草达不到理想效果,导致稻田中后期草害仍然严重。 现将稻田中后期杂草种类及防除方法简介如下:一、主要杂草类别稻田中上层草有 3 科 7 种: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莎草科的荆三棱、碱草、萤蔺、野荸荠;柳叶菜科的丁香蓼。 中层草有 5
2、 10公斤为宜;对地上部生长较旺、蔓叶较多、叶色浓绿的地块可根外喷施钾肥,以促进茎叶中营养物质向薯块转移。 同时,每隔 15天喷一次 酸二氢钾溶液与 1%尿素溶液,连喷 23 次,并加喷甘薯膨大素 12 次。 四、化控。 为控制瓜蔓旺长并保护茎叶,可于 8月中下旬喷施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67 平方米用量应控制在 2040 克。 五、降渍。 甘薯块根膨大期土壤湿度大,土壤通气性差、缺氧
2、钙混合氯化钾 斤施用。 期可根据绿叶见苞毛或抛后日数(约抛后 40 天)来推算,视叶色转赤程度施用促花肥。 (1)叶色转赤良好且程度够的可亩施纯氮 2 公斤左右,氮钾比 1:2,复合肥与氯化钾配合施用。 (2)叶色转赤程度一般的,施氮量可适当减少,但要保证钾用量,斤,氮钾比 1:3。 (3)叶色不转赤的,不能施氮,可仅施磷钾肥,斤混合湿细泥施下。 苗进入幼穗分化二期后的 10,此时幼穗长
1、保小麦丰产丰收 当前我市小麦生长已进入孕穗至抽穗期,部分春性品种已经抽穗。 近期我市虽然出现几次降雨,但由于降雨量偏少而且分布不均,偃师、宜阳、伊川、孟津、新安等县旱地麦田出现严重干旱,致使小麦生长发育受阻。 据 4 月 11 日在伊川县鸦岭乡和宜阳县樊村乡、石陵乡旱地麦田调查,部分麦田株高仅有1629 厘米即挑旗或抽穗,比正常生长的旱地麦田株高 4750 厘米降低2131 厘米
防”防茎叶徒长 踩秧:在花生旺长期,选择晴天,人为将花生秧踩倒,尤其应踩到主茎,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达到控秧促根,控上促下的目的。 喷激素:当花生主茎高在 3540 厘米,日生长量超过 1 厘米时,每亩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35 克,对水 35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也可每亩用缩节胺 10 克,对水50 公斤叶面喷施。 防早衰 出现早衰现象时,应根据花生长势,进行叶面喷肥。 如果早衰严重
、防治病虫害。 此期危害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蛴螬、棉铃虫等,如不及时防治,极易造成叶片脱落、绿叶面积减少。 (1)防病。 为了防治叶斑病、锈病,延长叶片功能期,可在发病后,根据病情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叶面喷施 24 次进行防治,两次喷施间隔 1015 天。 (2)治虫。 在花生播种时未用“812”盖种的地块若发现生长期内遭受蛴螬为害
、防治病虫害。 此期危害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蛴螬、棉铃虫等,如不及时防治,极易造成叶片脱落、绿叶面积减少。 (1)防病。 为了防治叶斑病、锈病,延长叶片功能期,可在发病后,根据病情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叶面喷施 2 次4 次进行防治,两次喷施间隔 1015 天。 (2)治虫。 在花生播种时未用812盖种的地块若发现生长期内遭受蛴螬为害
2、开花。 一般深度为 8米。 二要喷施叶面肥。 大豆苗小、苗弱的地块,在开花初期与结荚期,可每公顷用15 公斤尿素加 斤磷酸二氢钾,对水 750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 10 天左右喷一次,喷 3 次。 以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大豆生长。 三要防倒伏。 由于近期温度低,雨水多,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后期极易发生倒伏。 发现有徒长倒伏趋势的,每公顷用 45 碘苯甲酸与酒精充分溶解后,对水
、及时浇水、分次追肥目前我区春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此时是玉米需水需肥量最多的时期,如缺少肥水,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所以要结合降雨或浇水,重施穗肥,补施粒肥,保证玉米中后期肥水供应,实现穗大、粒多、粒重。 一般在 1113 展开叶亩施尿素 20斤,抽雄后补施粒肥 2 公斤尿素。 玉米后期进行叶面喷肥,可明显提高粒重。 方法是每亩用尿素 斤,磷酸二氢钾 斤,兑水 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