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
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的。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 ,陶冶了情操 ,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 简要的了解)。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 ,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 ,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 族的根。
浅尝辄止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2、 让步关系。 死不瞑目 插翅难逃 罄竹难书 百读不厌 百口莫辩 3、 递进关系。 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信而有征 听其言观其行 4、 转折关系。 虽死犹生 明知故犯 不劳而获 具体而微 阳奉阴违 成语与衣食 : 衣冠楚楚 纨绔子弟 残羹冷炙 山珍海味 成语与住行: 窗明几净 蓬门荜户 跋山涉水 披星戴月 成语与动物: 凤毛麟角 惊弓之鸟 螳螂捕蝉 趋之若鹜
《 格萨尔王传 》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 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 ——即格萨尔王。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塑造了格萨尔如何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成为一个大英雄的形象。 ③ 多姿多彩的 民族舞蹈 蒙古族文化特色就是能歌善舞。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 :佳节若为酬 ﹖ 但把清樽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 释义 】 一般都理解为事过境迁之意。 近人刘洁修编著的 《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 更引申之云:‚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错过节令,不应时就没兴味,因以‘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 ‛他又说:‚后世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 象牙之塔: 原为 19世纪法国某文艺批评家批评同时代诗人的话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语文公社】 , 使用中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 包括成语 、 谚语 、 歇后语 、 惯用语 、 格言等。 ( 辞海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语文公社】 、 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 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
2、名流也参加了宴会。 宴会上,张大千向客人频频举杯后,来向梅兰芳敬酒。 他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 ,我先敬你一杯。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梅兰芳先生一时也不知其意,连忙笑着问道:“张先生此话怎讲。 ”张大千笑着说:“你是君子动口 ,我是小人动手。 ”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顿时笑声四起。 师:同学们你们说他的祝酒辞妙在何处。 “动口”既指唱戏又指喝酒
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前列的原因是 ,博大精深 统 处于世界前列的是 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 ②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③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④中国医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日本西游记 吴宇森首部古装巨制 《 赤壁 》 自 7月 10日在全国上映以来连破多项纪录,第二周票房再传来好消息,以 的骄人数字再次刷新第二周票房纪录。 《 赤壁 》 从上映之日起便争议不断。 很多观众认为是一群被冠以角色名字的呆若木鸡的明星的堆积,没有性格,没有气节,没有灵魂,没有精神。 易中天 于 丹 ( 2)科学技术 •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作用地位
感受的是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谈谈对原生态类歌曲列入中央电视台青歌赛认识 ? 能从你生活或游览经历举出几个几例说明中华文化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吗 ? 多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蒙古族 维吾尔族 藏族 回族 纳西族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敦煌石窟 蒙古 的舞蹈奔放,豪情,爽朗流畅; 苗族 的舞蹈,质朴,浓郁,风情再现; 新疆 的舞姿自由舒展,绚丽而精彩; 彝族 的铜鼓舞柔和而细腻; 藏族
10. “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 这是谁的看法( ) 11.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 “ 兼爱 ” 、 “ 非攻 ” B、 “ 仁 ” C、民贵君轻 D、 “ 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 ” 12.( 1999年宜昌市中考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 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 13.( 2020年黄石市初中毕业会考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人 “ 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