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
进行旅顺大屠杀 进攻山东半岛: 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覆灭 三 . 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 《 马关条约 》 ( 1) 《 马关条约 》 割地 台湾 …… 赔款 2亿两 开埠 重庆、沙市、杭州、苏州 设厂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加重人民负担) (深入内地) ( 资本输出 ,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2)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 大大加深 三国干涉还辽: 台湾人民的反割占斗争 俄德法
列岛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军费 2亿两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代表沙皇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第 4 课 《 甲午中日战争 》同步检测题 2 1. 年 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 历史上称为。 2. 1894年 9月。 在 海域。 日本舰队突然进攻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 壮 烈牺牲。 3. 年,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首相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
2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请你比较以上三次战争的异同点。 2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列强们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请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探究题 2(调查研究题)讨论一下,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我们国家招商引资
《 辛丑条约 》 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帝国主义成了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因此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角度 1 从《辛丑条约》的内容角度突破 【示范 3 】 201 1 年是《辛丑条约》签订 1 10 周年。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 191 1 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94 — 1895 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于 1895 年 4 月与日本订立了 《 马关条约 》。 《 马关条约 》 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 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等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教材 经济 :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文化: 文 明开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图四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 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 ,崛起为东方强国 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给邻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总体评价明治维新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进步性: 是日本历史转折点
与中国军队进行决战,然后进攻北京,迅 速迫使清政府投降。 日本大本营认为,“中国有优势的海军”,因此,陆军主力在直隶平原“决战的结局首先要取决于海战的胜败”,即取决于日本海军能否首先在海上战场歼灭中国海军主力,掌握渤海与黄海的制海权,从而保证安全输送其陆军主力在渤海湾内登陆。 鉴于上述考虑,日本大本营在作战计划中设臵出作战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日本出动陆军入侵朝鲜,牵制中国军队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丼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谭嗣同夜访袁世凯 第三幕:曲散人终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 中的贼指的是谁。 为什举“无力回天” ? ”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表现出什举精神。 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