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指挥生产,还可以调控市场销售,促进产销平衡 [4]。 二、电子商务带来的商机 (一) 通过 电子平 台 进行 中药材 信息的发布和获取 电子商务平台成立后,将成为全国性中药材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中心, 实现信息、物品、资金的完全统一, 以信息化引导 药农有序种植,向现代种植方式转变 , 提高中药材质量和种植效益,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5]。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供需关系,建立 “ 订单农业
,如甘草、黄芪种子因种皮坚硬不透水,播种不易出苗,需采取一些措施处理才能发芽。 一般采用强酸碱处理或砂擦伤种皮,生产上常采用碾米机碾撞法,即把种子放进碾米机内转 1~ 2 遍即可撞伤种皮,种子发芽率司达 90%以上;有的种子胚尚未成熟如人参、黄连等,种子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湿砂埋藏,直到秋末、冬初种子裂口,再经冬季的自然低温等后熟处理,到第二年春才能发芽,否 则不能发芽。 ( 2)无性繁殖
较实验 , 制定出科学的加工炮制方法 , 为临床提供高质量药材。 有研究报道蝉蜕头足部分与身有相同的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 , 改变其传统的将头足除去的炮制方法 , 不仅省工省时 ,且节约药源。 加强质控和质控研究刻不容缓 1. 重视中药成分中氨基酸的研究 一些常用滋补药 , 如党参 、 当归 、 鹿茸 、 冬虫夏草 、 草苁 、 九节菖蒲 、 六味地黄丸都含丰富氨基酸 , 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颇高
口仍以亚洲市场为主,据中国医保商会资料显示: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和越南依然是传统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出口市场,对这四个市场的出口额占整个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的 %。 (二)假冒伪劣,经营乱象; 中药材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违规经营、非法加工等乱象。 农药残留量超标也一直是我国出口中药存在的诟病,也一直严重制约着我国中药出口。 因此,中药“走出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 从源头出发,保证出口中药质量。
录中中成药品种数 量明显增加,达到 987 个,较 2020 年版目录品种数量增加 20%等,为中药材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 版 )和新版GMP 颁布实施,以及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等,对中药材生产、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等在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县本来就十分弱小的中药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白山区,地质古老,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有煤、煤成气,重金属有金、银,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铂、镍、钨,黑色金属有铁, 15 钛,建材及其它非金属有红柱石、硅藻土、石墨、珍珠岩、灰岩、高岭土、硅石等。 煤炭资源储量为 6 108t,矿产总量预测为 108t,以长焰煤为主,褐煤占 5%左右;黄金资源已探明储量为 65t,预测为 120t,铜矿资源已探明储量为 12 104t
力 支持。 技术条件 本项目的实施还拟通过人才招聘,吸收有技术专长和科研开发能力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 同时希望得到农业、医药主管部门和设计、 19 科研院校进一步的技术支持。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 建设单位概况 甘肃伊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 1994 年, 其前身是陇西县穆斯林中药材加工厂。 企业成立之初,主要以中药材购销为主,由于中药材原材料市场价格不够稳定,无法做大做强
和科学管理,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市场的发展是丰富人民生活内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能为中药材市场的良好发展和创绿色无公害化品牌效益做出贡献。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要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结构调整是关键。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中药材 品种单一,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而是进入了“效益
”之称, 野生 动植物中药材品种有 1000多 种,既有 虫 草 ( 年产量约 1500 多公斤) 、 熊胆 、 贝母、重楼 、灵芝 等名贵中药材,又有续断、 茯芩、 大黄、秦艽、 黄芪、 黄连 、黄精、白芨 、半夏、防风 等大众药材, 全县 每年野生 和家种 中药材产量约 2200多吨。 有些 野生 中药材 品种 由于 挖采量大,已逐渐减少。 积累了 丰富的中 药 村 种植 经验
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针对项目区的主要障碍因素和进行 中药材产业开发的实际需要,把良种推广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科技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 中药材 良种的引进繁育及苗棵补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实施对农民的科技能力培训提 9 高农民种药水平,争取在品种的引进筛选、育苗基地建设 ,集约化、规范化种植技术,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其具体建设任务及规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