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
四 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授人以渔 能力为本 第二章、 加工路线的拟定 、 分析加工对象(零件图如图 ) 在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要对加工对象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数控车削加工应考虑以下 几方面: 一、 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条件 在车削加工中手工编程时,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 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应注意: ①
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它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质量检验和机器装配等。 而为保证工艺过程正常进行所 需要的刀具、夹具制造,机床调整维修等则属于辅助过程。 在工艺过程中,以机械加工方法按一定顺序逐步地改变毛坯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等,直至成为合格零件的那部分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为了便于工艺规程的编制、执行和生产组织管理,需要把工艺过程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单元。 它们是工序、安装
较小。 ( 3)根据加工区域的特点选择刀具和几何参数。 在零件 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 选用大直径、长径比值小的刀具;切削薄壁、超薄壁零件的过中心铣刀端刃应有足够的向心角,以减少刀具和切削部位的切削力。 加工铝、铜等较软材料零件时应选择前角稍大一些的立铣刀,齿数也不要超过 4 齿。 选择数控刀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1)选择刀具的种类和尺寸应与加工表面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 (
展和升级,可组成不同档次、不同类型、不同集成程度的数控系统。 闭环控制模式是针对传统的 数控系统仅有的专用型单机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提出的。 由于制造过程是一个具有多变量控制和加工工艺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包含诸如加工尺寸、形状、振动、噪声、温度和热变形等各种变化因素,因此,要实现加工过程的多目标优化,必须采用多变量的闭环控制,在实时加工过程中动态调整加工过程变量。
的基本原则进行加工。 工序的划分 工序的划分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原则,即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集中原则是指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 减少。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一般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工序,划分方法如下: ( 1)按所用刀具划分 以同一把刀具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的待加工表面较多、机床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 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 , 但由于 Automation GATEWAY 是第三方软件 , 只能访问部分Pro /E的数据库及内部应用函数 , 故其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一种更好的方式是使用 VB API工具 , VB API是 Pro/E 使用 VB 进行二次开发的需求而增加的一种新的开发工具 ,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一工具采用 VB语言编写应用程序而不需借助第三方工具 . 与
次装夹中尽可能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出可能加工的所有部位, 然后再换另一把刀加工其他部位,在专用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中常用这种方法,在一 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具和切削用量。 工步的划分 工步的划分主要从加工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在一个工序内往往要采用不同刀 具和切削用量,对不 同表面进行加工。 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较复杂的工序,在工序内 又细分为工步。 加工方案 由图 1可知, 该 零件属于回转体
数选择方法如下: ① 刀尖角 刀尖角的大小决定了刀片的强度。 在工件结构形状和系统刚性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尽可能大的刀尖角。 通常这个角度在 35 度 到 90 度 之间。 R 型圆刀片,在重切削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易产生较大的径向力。 ② 刀片形状的选择 刀片形状主 要依据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状、切削方法、刀具寿命和刀片的转位次数等因素选择。 正三角形刀片可用于主偏角为 60 度 或 90 度
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二 、 典型加工工艺路线 轴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也还有常见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对普通精度的轴类零件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 毛坯及其热处理 — 预加工 — 车削外圆 — 铣键槽 — (花键槽、沟槽) — 热处理 — 磨削— 终检。 三、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线和圆弧插补,数控车床刚性良好,制造和对刀精度高,能方便和精确地进行人工补偿和自动补偿,能够加工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的表面和尺寸难于控制的回转体,而且能比较方便的车削锥面和内外圆柱面螺纹,能够保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对加工时非常有利的。 确定工件的 定位与夹具方案 在数控车床上工 件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