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表
“ Ⅰ ~Ⅶ ‖和“ A‖和“ B‖表示。 “ A‖代表主族,“ B‖代表副族。 如:“ N‖所在的位置为 第二周期第 Ⅴ A族。 周 期 表 7个周期 7个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IA~ VIIA) 7个副族:仅由长周期构成的族 ( Ⅰ B~ Ⅶ B) VIII族( 3个纵行): Fe、 Co、Ni等 9种元素 横的方面 ( 7个横行) 纵的方面 ( 18个纵行) 零族
层电子数之比为 1 : 4。 ( 1)写出元素符号: B 、 D 、 E。 ( 2) A和 C能以原子数 1 : 1形成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Si F H K2O2 [ 例 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1) 表中元素 ⑩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此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 ⑨ 的氢化物的还原性 ( 填强或弱 ) ( 2)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核外 p电子数比 s电子数少 1,
选项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结论 A 第 2列元素、 He及多数过渡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B 碳元素 (在第 14列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 C 第 3列中含镧系和锕系元素,元素 种类最多 √ D 第 17列全为非金属元素,第 16列中钋为金属元素 【 答案 】 AD 【 误区警示 】 因对元素周期表结构不熟悉 ,误认为:最外层有 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 Ⅱ A族且为金属元素 , 事实上 2号
•起消毒作用的 X单质为 ________(写化学式 ),作为核聚变的 Y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__。 元素 X 与元素 Z 的非金属性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 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 , 故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消毒效果最好 •B. 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比高氯酸强 , 故次氯酸酸性比高氯酸强 •C.
单位这个电荷的镁离子; 第 2讲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 2)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由 11号元素为钠,化合价为 +1价, 16号元素为硫,化合价为2,故硫化钠的化学式: Na2S; (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规律的知识可知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 解答 】( 1)金属,失去, Mg2+;( 2) Na2S;( 3)同一周期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例 2]:
或原子结构之间关系推断元素的题目 , 都可以先通过画出短周期表再逐一推断的方法解答。 这样更直接 、 更迅速。 核素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之一。 其中要注意:由核素的质量数和丰度只能确定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 但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解析 】 A选项中考查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 ,B选项落在 X考查 , C中电子数等于 53, 因而错 ,D项考查了中子数的计算。 1.
D B AC (2)纵向 —— 18个纵行 —— 16个 族 族 7个主族 7个副族 1个第 VIII族: 1个 0族 第 1 1 1 1 17纵行 第 1 12纵行 第 10三个纵行 ( IAVIIA) ( ⅢB IIB) (稀有气体元素) 第 18纵行 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 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H Li
族为 18 四、五周期 18 五、六周期 镧系之前为 18 ,镧系之后为32 六、七周期 32 如已知 A 、 B 是同族相邻元素, A 、 B 所在周期分别有 m 、 n 种元素, A 的原子序数是 x ,若 A 、 B 在第 Ⅶ A 族,当 A 在 B 的上面时, B的原子序数为 ( x + n ) ;当 B 在 A 的上面时, B的原子序数为 ( x - m )。 A 、 B 在第 Ⅱ A
CO2 2MgO+ C 1.电子式的书写 (1)电子式 ① 原子:把其最外层电子用 “ ” 或 “ ” 来表示, 如钠原子 Na、氖原子 ② 阴离子:不仅要标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要用 “ [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 “ n- ” ,如氯离子 ③ 单核阳离子:与离子符号相同. ④ 原子团:不仅要标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要用“ [ ]”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 “ n+ ” 或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