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
共 31 页 第 12 页 第第 四四 章章 塑塑 件件 工工 艺艺 性性 分分 析析 和和 材材 料料 分分 析析 塑件的工艺分析 : 本次设计产品的成型材料我选取的是 ABS,他的特性: ABS 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ENE 的首字母缩写, ABS 是一种强度高的,任性好的而且是便于加工成型的热塑性的高分子材料,因为ABS 的强度高、耐腐蚀还且还耐高温
、经济性高、简单可靠。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CAD和 UG软件对手机上壳进行造型,实现三维图和二维图的相互转换。 ,分析工件的成型原理并确定其成型方法。 ,计算优化、合理选择模架和注塑机。 :题名(标题)、目标、摘要(中外文)、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参见(论文)报告样式) 5.毕业论文的字数在 1 万字以上,毕业设计报告要求 万毕业设计字左右。 四
失。 分流道的布置形式分平衡式和非平衡 式两种 [6]: 平衡式布置 平衡式布置要求从主流道至各个型腔的分流道,其长度、形状、断面尺寸等都必须对应相等,达到各个型腔的热平衡和塑料流动平衡。 因此各个型腔的浇口尺寸可以相同,达到各个型腔同时均衡进料。 非平衡式布置 非平衡式布置的主要特点是主流道至各个型腔的分流道长度各不相同。 为了使各个型腔同时均衡进料,各个型腔的浇口尺寸必定不相同。
C。 衬套长度与定模板配合部分的厚度一致。 衬套与 定模板之间的配合采用 H7/m6。 定位圈与主流道衬套 (二)分流道系统设计 多腔模中型腔和分流道的布置 多腔模设计时型腔布置和分流道的布置应同时加以考虑,设计原则有: 1) 尽量保证各型腔同时充满,并均衡的补料,以保证同模各塑件的性能,尺寸尽可能一致。 2) 各型腔之间距离恰当,应有足够的空间排布冷却水道,螺钉等,并有足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的型腔数目 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查有关文献和工厂的实际情况, PA66 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预热和干燥:温度 80~ 85;时间 1~ 2 小时 料筒温度(℃) :后段 260~ 290 中段 260~ 270 前段 250~ 260 喷嘴温度(℃) : 250~ 260 模具温度(℃) : 100~ 120
4 成型工艺的结论与讨论 PS 工艺马的设计特点 (1)本工艺马为厚壁制品,最厚设计为 40 mm。 技术条件要求:不允许有银纹,表面光泽均匀一致,无色透明,尺 寸符合图纸。 (2)塑料模具的结构:根据制品尺寸及产量,工艺马确定采用一腔一模结构。 为便于加工,确定采用边浇口进料;为防止翘曲变形,采用上下各分布一个浇口进料。 (3)经过调试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成型温度:第一段 200 ℃、第二段
模角度 : 度, :ABS ② 工艺方案的拟定 产品分析: 本产品主要用于各种结构件之间的连接和过渡,它要求耐磨、耐腐蚀性好、 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的生产。 1) 制件结构工艺分析: 7 该制件的形状如上图所示,制件的形状简单,壁厚 3mm,有 R3mm,R5mm,R2mm几个不同大小的拔模角, 左边和中间 壁有 R3mm 的圆孔 ,需要用 侧 抽芯和 内抽芯结合 才能实现制件的脱模。 2)
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 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 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 杯盖 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 杯盖 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针对圆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
计手册查得 ABS 的密度为 ,故塑件的重量为: W= Vρ=*=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本次设计采用卧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外形如图 所示: 图 卧式注射机外形 由此考虑塑件大批量生产,以及以上的从温度、压力、时间、模具高度等方面考虑,第 3 章 注塑 设备选择 13 查表 D(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初 步选用注射机 XSZY4000。 注射机 XSZY4000 参数: 额定注射量:
C~ 220176。 C,注射压力可取 70Mpa~ 100Mpa; 设计模具时需注意:浇注系统的流动阻力应可能小,浇口形式及其位置应合理并能防止产生熔接痕或减少熔接痕数量,另外, 脱模斜度宜取 2176。 以上,顶出力不宜过大,否则,成型时或成型后对制品进行机械加工时,制品表面容易“发白”变浑,对于有发白现象的制品,需要在热水中加热,以消除发白现象。 苯乙烯 丁二烯 丙烯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