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
14 第三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卷连门配件注塑模设计 15 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卷连门配件注塑模设计 16 第四章 成型零件设计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注射模具的成形零件系指构成成型腔的模具零件,包括凹模、型芯、成形杆等。 凹模用以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型芯用以形成制品的内表面,成形杆用以形成制品的局部细节。 成形零件作为高压容器,其内部尺寸、强度、刚度
部分企业组队参赛;本竞赛项目综合应用了模具CAD /CAE/CAM 技术, 体现了技术集成的应用, 同时考察选手团队合作精神及专业技能。 : 比赛样题在大赛一个月前公布。 : 参赛选手必须是高职学校 20xx 年度在籍在册学生,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 3 名选手 5 组成,其中队长 1 名,性别和年龄不限。 (一 ) 大 赛组委会提供制件的 三维 数学模型 ,格式为 step
制模法 金属喷涂制模法简介 金属喷涂制模法是将快速原型与热喷涂、快速凝固等方法相结合的间接制模法,其工艺是将熔融或半熔融的金属颗粒喷射到通过 SLA、SLS 或 LOM 方法制造的原型上,生成金属薄层,然后补强背衬并除去原型后得到模具产品。 目前有两种形式,即雾化喷射法(快速凝固工艺 RSP)、喷涂法。 当模具要求的寿命在 3000 件以下时,一般采用以 RP 原型作母模,
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型腔的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由材料工艺特性确定:该制品需要冷却,其冷却方法为:水冷 冷却大致位置如图所示: 四 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设计 1.注塑设备选择 (1)计算制品体积及重量 制品体积为 V: V=21*(7^24^2)+3*(44^237^2)+3**40^2 +14*(40^237^2)2*3**3^2 =++15072+ =^3 (2)结合型腔及浇注系统初定注射容量为
合 于 推件板脱模。 本产品 采用 Z 字形拉料杆,根据产品设计及现有设备拉杆设计为 Z 字形是比较适合的。 模具排气槽设计 当塑料熔体充填 型腔时,必须有顺序的排出型腔及浇注系统内的空气及塑料受热分解而产生的气体;若不及时的排出气体 塑件会因填充不足而出现气泡或表面轮廓不清。 一般模具采用间隙配合进行排气,也可以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进行排气。 根据实际情况并考虑成本,故本模具采用间隙排气较为合
外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 但如果壁厚太小则刚度差,在脱模、装配、使用中会发生变形,影响到塑件的使用和装配的准确性。 选择壁厚时应力求塑件各处壁厚尽量均匀,以避免塑件出现不均匀收缩等成型缺陷。 塑件壁厚一般在 1~ 4mm ,最常用的数值为 2~ 3mm。 该管连接件壁厚均匀,周边和底部壁厚均为 3mm 左右。 ( 3)塑件的圆角 为防止塑件转角处的应力集中
where subscripts I, II represent the parameters of Part I and Part II, respectively, and CmI and CmII indicate the moving free meltfronts of the surfaces of the divided two parts in the filling stage
so obvious. Therefore, will take a broad view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the domestic mold market overall development tendency prospect will favor, estimated the Chinese mold will obtain the high
0 i n1m a x1 )().( 1 校核: m inm a x ZZTA 件)(不能满足间隙工差条即 , 因此,只有缩小 TA, ,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mmZZmmZZ AT )(。 )( m i nm a xm i nm a x mmDmmD TA 0 0 1 1 0 5
4) 精密度在提高,并明显的向着复杂化、高效化发展。 国内的电子行业在近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也带动了注塑模的迅速发展,但是与国际水平却相差很远,主要缺陷明显的表现在精度不高,技术含量底、复杂程度底等缺点。 严重的阻碍着国内电子业的发展。 设计出好的产品却无法做出是我模具业最大的不足。 因此,注重科技含量,借签了国外的先进理论 技术则尤为重要。 思路 和 方法 根据工件的结构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