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
质量 5% 22 任务五 职业素养 10% 设备操作规范性 3% 23 材料利用与能源的损耗 2% 24 工具、量具使用情况 2% 25 竞赛现场安全、文明生产 3% 26 总分 100% 十一、奖项设置 竞赛设参赛选手个人奖,一等奖占比 10%,二等奖占比 20%,三等奖占比 30%。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奖项数量根据参赛人数按比例确定。 十二、技术规范
20%。 此外,材料成分、组织和性能的一致性、 稳定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 发达国家铸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原辅材料已形成商品化系列化供应,如在欧洲已建立跨国服务系统。 生产普遍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操作)。 铸铁熔炼使用大型、高效、除尘、微机测控、外热送风无炉衬水冷连续作业冲天炉,普遍使用铸造焦
时由于模型存在而产生的阻力,最小阻流面积应略大于砂型铸造。 由于铸件品种繁多、形状各异,每个铸件的具体生产工艺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且千差万别。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浇注系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可将铸件以某种方式进行分类。 针对中小铸件,可按铸件生产工艺特点进行分类,如表 1 所示。 模型簇组合方式可基本反映铸件的特点,以及铸件的补缩形式。 浇注系统各部分截面尺寸与铸件大小、模型簇组合方
杂物。 废钢中禁止混有易燃易爆物品。 禁止混有两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等物品,禁止混有橡胶、塑料制品。 废钢各检验批 中非金属夹杂物(不含非金属有害废物)的总重量不超过 %。 灰铁回炉料 序 号 要求项目 技术指标 1 C% ~ 2 Si% ~ 3 Mn% < 4 S% ≤ 5 P% ≤ 6 块度 单重 2~ 10kg,长度不大于 300mm 文件编号: 标题:原材料技术标准 版本: A 修改
关键技术及增强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新产品开发等方面 还多有不足,而本项目的建立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同时 加速 使用先进 技术工艺和大型专用装备制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 金属铸造 工业 辽阳县德亿沣金属加工厂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技术和装备现代化, 也 有利于 推进 科技成果 产业化,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目前。 我国金属 铸造
1) 熔炼操作 根据钢种的化学成份及中频炉体积容量,计算各种材料的需要量。 先在炉底加入适量的小块炉料,然后用较大块度炉料装满炉子。 装料时,底部应密实。 通水、 通电开始溶化。 按中频炉体的容量、规格,及时调整电容,控制功率因素在 ~ 范围内,可控硅电源功率、电流、频率,按设备操作规程执行。 要及时捣料,防止 “ 搭桥 ”。 炉料下沉后,要及时往炉内加料,捣料和加料时要防止钢水飞溅。
箱子和管类炉料以及任何潮湿炉料加入电炉 . 在烧结时加入的炉料应防止搭桥。 烧结过程中禁止用铁棍等捅截正在融化中的炉料。 出铁水时和罐炉时要穿戴好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 并等周围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 操作时集中注意力 , 严禁错按按纽。 严格控制倾炉高 度 ,铁水流速不要过大 ,铁水倒入包内不要太满 ,要控制在离出铁口 15㎝ 左右,铁水快接近至规定位置时应减速, 控制好倾炉高度 .
注时应有挡渣措施, 浇包嘴尽量接近浇口杯,浇口杯应保持充满并不得引起铁水 飞溅或产生旋涡。 浇注时如发生 铁水 猛烈沸腾时,应立即停止浇注。 3 安全注意事项 车间应制定浇注安全技术规则并设专人检查。 遵守浇注安全技术规则,工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防烫皮鞋、手套、 帽子、防护眼镜等。 浇注时不得用眼睛正视冒口。 挡渣人员不得位于浇包嘴正面操作。 浇注完毕后应全面检查,清理场地,并熄 灭火源。 四、
c)本公司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有效性按要求定期评审以确定是否满足要求。 d)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员工档案,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有关记录。 e)培训结果应有书面评价或考核合格证书;培训记录由综合管理部汇总保管。 ※RM质量手册生效日期: 编号:RMQ2007章节:6版本:A/0 第2页共3页章节名称: 资源管理 根据对培训需求的识别,确定培训计划
19 . . 三 研究背景 传统造型:砂型铸造(手工造型) 传统造型工艺流程:制模、配砂、造型、造芯、合型、熔炼、浇注、落砂、 清理和检验。 下图( 1)、( 2)、( 3)分别为砂型造型的示意图。 ( 1) ( 2) ( 3) 消失模造型 消失模铸造工艺与普通铸造的根本差异在于没有型腔和分型面。 如图( 4) 消失模铸造工艺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无粘结剂的干石英砂造型法。 如图( 5)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