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 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 ’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 !’自从先生去世。 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 (《徐无鬼》 ) 提示: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 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 非庄子莫能为之。 巩固提升 达标训练
循 :从 … 说起 本 :最初的话题 云者 :如此如此 之 :它 ,指代鱼之乐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想一想 考考你 187。 如何让庄子在这场辩论中胜得更完美。 本文就这样的修改 ,好吗。 庄子: 智辩,尚美,超然。 惠子: 力辩,求真,拘泥 比较庄子与惠子的差异。 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像苍绳
还是成年人,就得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家人,邻居,同学,老师,同事,上级,下级,朋友,熟人,陌生人,看门人,保安,售货员,以及为你提供各类服务的等各色人等。 那么就存在与人相处的学问,亦即与人相处之道。 (二)相处与尊重 人与人相处,我认为最重要的基础是尊重,其他还有宽容,感恩,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等在尊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方方面面。 古人说“君子慎独”,说的是 自尊自重 ,即使一个人独处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庄子(约前 369 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 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为 道学之祖。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 汪洋恣肆
有用的物,名词作动词 通“尔”,你 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不以自私占有对方 互相尊重 匠 石 :散木 不能做成器具,对自己没有用处 栎社树 :能够长寿,不受外物的伤害,对自己有用 (二)问题探究 : 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各是什么。 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 栎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有用,出发点不同,自然对待对方的态度也就不同了,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了。
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所以说 ,惠子才是胜者。 这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 ,你欣赏谁 ?为什么 ? 示例 :欣赏庄子 ,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 ,追求天人合一 ,推崇自然 ,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 ,因为惠子机智好辩 ,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 ,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 ,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试做分析。 在思想上
秋水 》 一文所宣扬的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贫富、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顺其自然。 庄子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便是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心灵选择。 庄子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 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
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 ‚ 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 说: ‚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鸩鹑,你知道吗 ?鸩鹑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鸩鹑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鸩鹑,发出 ‘ 吓 ’ 的怒斥声。
)。 《 呆若木鸡 》 方虚骄而 恃 气。 犹 疾视 而盛气。 似木鸡矣,其 德全 矣。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 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 ” 曰:“未也,方 虚骄而恃气。 ” 十日又问。
清高自守 •机智幽默 •比喻: •鹓鶵 •鸱 •腐鼠 •梧桐、练实、醴泉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自已 惠子 功名利禄 高洁的志趣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