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
美 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 1/3 贸易 减少 2/3失业 3000万 1921933 危 机 的 影 响 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 矛盾激化 各国社会 矛盾激化 政治 危机 国际 局势紧张 Fra
材料二: 江苏、浙江两省是盛产蚕丝的地区,但上海的缫丝工业却不如广东发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原料收购方面遭到外国洋行和外资工厂的激烈竞争。 材料三: 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民族机器工业发昌机器厂,其船只 “ 发动机系英国造 ” ,到九十年代,这个厂就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四: 李福明因设立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视为 “ 不安本分 ” 的 “ 刁商 ” , “ 经都察院奏准,饬令撤去
、影响: ( 1)资产阶级 改革和革命 ( 2)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 资本主义统治确立 国内市场实现了统一 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 海外市场形成扩大 先进交通 商品 资本 原料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一个前提 两种途径 两类国家 两种关系(两种体系) 特点: ⑴ 具有整体性世界性(但范围有限)。 ⑵ 具有不平等性残酷性。 ⑶ 英国居于核心主导地位。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A ( 07年全国卷 Ⅰ ) 《 欧洲经济史 》 描述了 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 ‚ 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 ‘ 暴发户 ’ ,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 这段描述说明
到官僚资产阶级的挤压 ,日趋萎缩 . 9月 19日,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 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日寇铁蹄踏上卢沟桥 这是侵华日军随军记者拍下的照片集。 陈立夫、陈果夫 孔祥熙 宋子文 民族工业的萎缩 1946年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美国攫取大量在华经济、政治特权。
独有特点 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破产农民多,便于工农联盟 集中程度高,便于组织斗争 社会性质 来源 分布特点 选择题 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在: A 19世纪五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D 19世纪八十年代 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 B 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 C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来自于官僚、地主、商人 D
刷术的推广,从而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产技术的进步给欧洲手工业部门带来什么影响。 1)手工业行业间的分工日益细密,出现了许多新的手工业; 2)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 欧洲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多田轮作的精耕细作取代了粗放的耕作方式; 2)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生产技术的进步 社会分工的扩大 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必要条件)
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到来 1807年 富尔顿(美国) 汽船 运输业 1814年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蒸汽动力 4.结果: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 工场手工业;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英国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工业国家.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有冶金业,机器 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造船业.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1.各国的工业革命 (1)传播路线:英国-欧洲大陆-北美-世界其他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第四节 一、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调整 农业政策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兴
(2)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大量向这些地区输 出工业品,掠夺 工业原料 ,甚至直接在当地建立资本主义企业。 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一个组成部分。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时间 19世纪 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