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
,宾语前置。 (三) 特殊句式 —— 倒装句 ( 1) 宾语前置 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 2) 介宾状语后置 加之 以师旅 ,因之 以饥馑 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因为我年纪 比你们 大一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其) 译文:可以使( 他们 )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毋吾以也 译文:( 你们 )不要认为我(
体上来说,可称为语录体散文。 章节简短,语言朴素、比较精炼扼要,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论语》中继承而来的。 (3)《论语先进》,这一篇记录孔子对学生的评论。 共二 十六章。 课文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写得比较长而又比较生动的一章。 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
第二教时: (学生朗读全文) (教师复述了第一堂课讨论的要点) 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点的志向和性格。 谁先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曾皙的志向,并讨论曾皙的性格。 ) 师:请用一个词表达对曾皙情趣的理解。 生 21:悠闲自得。 生 22:闲云野鹤。 生 23:淡泊、平和。 生 24:潇洒。 生 25:崇尚自由。 生 26:不追求功名。 师:这与孔子对弟子“出仕”的主张是不是矛盾。
D. ,无能为也已矣今老子孙忧为后世必)2()1( 洿 8.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子路拱而立, 止 子路宿 B. 欲 洁 其身,而 乱 大伦 C. 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 其二子焉 D. 不 仕 无义 9. 选出下列句中没有倒装的一项( ) A. 无乃尔是过与。 B.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C. 赵氏求救于齐 D.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0.
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 (冉求)回答说
?从而 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循循善诱 写作特点: 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 个性、身份、志趣、教养 ,显得深刻而生动。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子路(仲由)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 志 : 性格 : 侧重强国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冉有(求)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仲由) (点) (求) (赤) 哂 与 赞 惜 164。 为何“哂”由 赞赏坦率发言 , 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论语 颜渊 》 164。 为何“与”点。 三 还是在讲﹁治国﹂ 二 不想做官,逍遥生活 一 太平盛世的缩影 以礼治国 孔子的“志”是什么。 “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 ”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
愿为小相 孔子: 心怀宽阔、循循善诱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在一个万物复苏、 春深似海的季节 , 我们穿上舒适整洁的春装, 邀约几个成年的朋友,再 带上一些孩子。 大家一起去清澈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净清爽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孔子 , 名 _, 字 , 家学派创始人 , 被尊称为 , 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 鼓励人们 , 即“ 出来做事 ”。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 , 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 儒家。 论语 是
2、有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里体现了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师:我读到了一个教育家所具有的一种平等的教学思想,读到了他对学生的充分理解,读到了他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进行开放式、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我还联想到了孔子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还主张我们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并说“学而优则仕” ,主张“仁政”和“以礼治国”。 师:下一句谁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