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
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 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叶子几乎都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 ) 4.病虫害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使用农
动物,这一过程便 不能顺利 完成。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方式: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优点:减少环境污染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高新技术 动物 与 生物反应器 : 定义: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 :“生产车间”, 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 最理想
气瓶里所得的气体物质是( ) 10.下列物质由一个分子构成的是( ) (氯化钠溶液) 1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___________;( 2)构成分子的微粒 __________________; ( 3)构成原子的微粒 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负电荷的粒子
假如生态平衡破坏后,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 呼吸作用: 有机物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贮存能量) (贮存能量) 物质循环简图: 光合作用 植物 二氧化碳 + 水 动物 (消费者) •物质循环概念: • 生产者把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消费者食用植物,有机物在动物体内被分解利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吃草的昆虫 → 吃虫的鸟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 生: 1) .草多时,吃草的昆虫数量也随着增多。 2) .吃草的昆虫增多了又使吃 昆虫的鸟类数量增多。 3) .昆虫数量的增多,使得草大量被吃,数量下降,而吃昆虫的鸟的数量增多。 4) .鸟类的增多和草的减少,又使得昆虫的数量下降,进而使草的数量得以恢复。 教师: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
2、分布在哪里呢。 它们又是如何运动的呢。 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课件展示本节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展示图片:南极冰川、湖泊、河流、植物柔嫩的叶子)师:大家注意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以哪几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 生: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 师: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中都有地球上的水体,地球上的水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还有哪些 类型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 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存在形态:_、_、液态。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_,数量最大的是_。 2存在空间:_、陆地、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 3陆地水
1、第 1 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点击: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考点 1 自然界 的 水循环 1 相互联系的水体 (1) 水体的三种类型 海洋 水:最主要的水体大气 水:数量最少 , 分布最广陆地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陆地淡水: 冰川 是主体( 2/3 )教材回顾 2 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
3、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文字表达式: (3)光合作用:文字表达式: C水的用途:【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宇航员从神州五号飞船上观察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 的。 蔚蓝色的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是无色无味的 B蔚蓝色主要是海洋的体现C大气层中有淡蓝色的液氧 D 蔚蓝色主要是森林的体现2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氧气 B水 C蛋白质
2、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如右图是 实验装置图,图中的仪器有哪些。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二、水的净化1、动与探究 1:如何区分实验室的两瓶无色液体: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2、蒸发具体要求:(1)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2)蒸发过程中,玻璃棒要不断搅拌,防止 ;(3)当蒸发出现 固体时,停止加热;(4)蒸发结束后,应用 将蒸发皿转移是石棉网上;(5)固体冷却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