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盐渍紫苏加工工艺紫苏又名白苏,为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过去,紫苏一直作为中药材少量种植,根、茎、叶、花皆可入药,并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可以做汤、清炒,也可做成开胃小菜及调味品。 将其加工制成盐渍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是近年来国际市场走俏的一种高档蔬菜。 1、工艺流程原料采收挑选清洗沥水踩压浸泡装袋压榨揉搓倒池封口腌制包装。 2、收
国已有 2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正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时尚蔬菜和医用保健晶原料。 紫苏类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挥发油、植物甾醇、酚酸、黄酮、脂肪酸和苷类。 研究表明紫苏具有解热、抗微生物、止呕、抗肿瘤、止血、降血糖、降血脂、抗过敏等作用。 据报道,紫苏醇具有治疗胰管癌作用,对皮肤癌的生成和病变具有抑制作用,其作为抗癌制剂已得到分离、纯化。
2、片真叶定苗,苗距 23 厘米。 浇水不宜太多,以防徒长。 夏收以后移栽,可直接在麦茬田内按 3550 厘米穴栽,也可翻茬再栽,亩栽 33003800 株。 栽后浇水(一般在下午进行)。 成活后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小暑至大暑节,紫苏开始分杈时生长迅速,每亩可追施尿素 2030 公斤。 孕蕾期再追施尿素 20 公斤(或二铵 15 公斤)。 白露节前 1015 天停止浇水追肥,让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2、,保留顶部一对叶片,其余全部摘去。 扦插枝处理好后,将其放在室内晾 35 小时,减少伤流,利于生根。 2促根。 为促进发根,将扦插枝下端 23 厘米长的部分浸入浓度为 500 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浸泡 5 秒,取出后立即扦插。 五、扦插技术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基质中,深度 5 厘米左右,插后适当压实插孔口。 温度高时,适当遮荫、保湿。 六、扦插后的管理1前期管理。
2、度。 然后,保留顶部一对叶片,其余全部摘去。 扦插枝处理好后,将其放在室内晾 35 小时,减少伤流,利于生根。 2促根。 为促进发根,将扦插枝下端 23 厘米长的部分浸入浓度为 500 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浸泡 5 秒,取出后立即扦插。 五、扦插技术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基质中,深度 5 厘米左右,插后适当压实插孔口。 温度高时,适当遮荫、保湿。 六、扦插后的管理 1前期管理。
2、售。 采用育苗移栽的,出苗天后定植,株距厘米,行距厘米,浇足定根水。 三、大棚管理。 、棚膜管理。 月日前,大棚两端的膜应实施白天揭开晚上关闭,以开为主。 月下旬月中旬,视天气情况大棚两端膜以关闭为主。 这一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高温灼伤嫩苗。 月下旬至翌年月上旬,以保温防冻为主。 可选择在晴天中午通风个小时。 如遇强寒潮天气,棚内可在种植厢上加盖小拱棚,以利保温促正常生长。 、除草追肥。
2、市销售。 采用育苗移栽的,出苗天后定植,株距厘米,行距厘米,浇足定根水。 三、大棚管理。 、棚膜管理。 月日前,大棚两端的膜应实施白天揭开晚上关闭,以开为主。 月下旬月中旬,视天气情况大棚两端膜以关闭为主。 这一阶段应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高温灼伤嫩苗。 月下旬至翌年月上旬,以保温防冻为主。 可选择在晴天中午通风个小时。 如遇强寒潮天气,棚内可在种植厢上加盖小拱棚,以利保温促正常生长。
2、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 50 厘米60 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 1 至 2 次,即可成活。 3、田间管理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 10 厘米左右时,按株距 30 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 1 至 2 株。 如有缺苗应予补苗。 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追肥:苗高 60 厘米时,每 667 平方米追施 1500 千克的人畜粪,配施
2、3 厘米左右,苗龄 45 天左右时定植。 二、整地定植定植最好选择 为 6 至 壤土和沙壤土为好。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垃圾肥 5000 千克、大粪 3000 千克或鸡羊粪 1500 千克、复合肥 100 千克。 土壤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 90 厘米,畦沟宽、深各 30 厘米。 4 月底至 5 月初定植,每畦栽 6 行,株行距各 15 厘米。 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小地老虎危害幼苗,定植前
2、,以保温保湿,经 710 天即发芽出苗。 注意及时揭去地膜。 苗出齐后,间去过密的幼苗。 一般要间苗 3 次,苗距约 3 厘米。 及时除草,适时浇水。 注意及时通风透气以防高脚苗。 进入 4 月份即可揭除小拱棚薄膜,促使植株健壮。 2地膜定植在整好的畦面喷洒除草剂,每亩用 72的都尔乳剂 100 克,加水 2040 公斤均匀喷洒地面,喷后覆盖地膜。 这样可使整个生产季节不发生草害。 一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