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
15 分,共 52 分。 ) 25.(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文景时期,为解决西北驻军供给问题,实行移民屯垦实边,收到了“定舍以待其劳”,“常坐而役敌国”,逐点占领、巩固的 良好效果。 到武帝时,决心武力解决匈奴内侵威胁这一问题,先后设河西四郡,移民屯垦,以补战争消耗。 元朔二年,募民十万于朔郡;元狩四年,“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 元鼎六年
科 —— 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 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 历史学家们的主旨是 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 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 体劳动 C.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 D.提出要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20.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
花明又一村 D.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15.微信相对二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能即时传递新鲜亊物和热议话题,让我们收获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喜怒哀乐的奔涌;但我们也遭遇了 “ 明明面对面,心怃却飘到微信群 ” 、 “ 我的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 ” 的尴尬。 这告诉我们 ① 要全面看问题,防止 “ 一点论 ” ② 优点不缺点统一二仸佒亊物乊中 ③ 矛盾是亊物収展的源泉和劢力 ④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视问题 ③ 得到人们支持的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④ 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上升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④ 符合题意,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
沈从文与赵开明的人生迥然不同,是源于两者对人生的不同追求,赵开明追求的是那平常的爱情家庭生活。 C. 河面上那缥缈快乐的船歌,让沈从文明白过往的人生不需要再去回忆,回忆只会让人感伤不已。 D. 沈从文这次返乡,引发了他对故乡人的精神与未来的思考, 感到了自己的责任,想用文学拯救愚弱的国民。 E. 文章叙述中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相结合,既能直接展现传主的生平,又能体现传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9.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在我们身边,校园暴力事件 时有发生,破坏了校园的美丽和安详。 校园暴力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表现在 ①严重影响和干扰同学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②会让一些同学从小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 ③校园 暴力必然演化成暴力犯罪 ④校园暴力没有得到制止和根除,学校纪律就会遭到破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 12分
来了马克思主义. ”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如图所示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新文化运动. 【分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 【解答】 1915 年,陈独秀以《新 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发起新文化运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3。 10分 (注: 也可都 化 为 普通方程 ,求 得圆心 O 到 l 距离为 2,再求出 43AB )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析: ( Ⅰ ) 由 题有 2()f x x ax , 因为 3x 时 , ()fx取得极小值, 所以 (3) 9 3 0fa ,解得 3a , 4分 此时 3213( ) 232f x x x , 2( ) 3f x
棉花 20.甲、 乙两海峡同处在回归线附近,气候却明显丌同,其原因是 A.甲处受副高控制,乙处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 B.分别位于沿海和内陆 C.分别位于大陆东西岸 D.分别受暖流和寒流影响 读“南部非洲地形图”,回答 21~ 22 题。 21. 甲地为热带草原带,其成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 B.东南信风带来一定降水 C.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附近寒流经过 22.
变化小,则 B为弱酸,故 C正确; D.由于 A的酸性比 B的酸性强,等浓度的 NaA溶液和 NaB溶液, NaB溶液的水解程度大,溶液的碱性 NaA< NaB,故 D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 酸的稀释及图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强酸在稀释时 pH变化程度大,以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