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
第六章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
营养钵育苗 旱育秧 无土育苗 苗床管理 温度及灾害管理:防晴天高温、防大风揭膜、防大雨冲厢 水分管理:根据需求管好水分,以水调温、调肥 病虫管理:旱田育苗防病策略,移栽前的防治 间苗、定苗: 肥料管理:送嫁肥、断奶肥 适宜的密度与苗龄:水稻为叶龄指数 4050%、棉花 24叶。 水稻分成乳苗、小苗、中苗、大苗 施肥技术 : 为何施肥。 如何施肥。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五章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潜力
示。 2020年 11月 4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4 • 各个产量构成因素的数值越大,产量也就越高。 但是,在生产上各产量构成因素很难同步增长。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 例如: – 增加禾谷类作物的穗数,单穗粒数或粒重就有降低的趋势。 第二节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2020年 11月 4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5 • 但是,不同作物在特定地区和特定栽培条件下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第二节我国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成
. 0 6 1 8 8 5 1 4 5 3 6 2 . 0 7 0 51 9 5 2 1 2 3 9 7 9 1 6 3 9 2 1 3 2 0 5 5 7 6 1 3 0 . 3 7 2 3 3 5 7 1 4 4 1 9 . 4 7 3 51 9 5 3 1 2 6 6 3 7 1 6 6 8 3 1 3 2 0 5 1 8 0 1 1 7 . 4 8 2 2 5 5 3 6 1 3 8 5